[发明专利]变电设备数字化智能监测系统与评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88054.2 | 申请日: | 202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920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强;陈鑫;郑含博;冯旭;郭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和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18;G06Q10/00;G06Q10/06;G06Q50/06;G06F113/04 |
代理公司: | 淄博汇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95 | 代理人: | 李时云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舜华路1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电 设备 数字化 智能 监测 系统 评估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变电设备数字化智能监测系统与评估方法,属于变电设备评估技术领域。系统包括设备数字化子系统、设备拓扑化子系统、设备传递函数赋值子系统以及可视化评估子系统。设备传递函数赋值子系统为每个数字化图标赋值传递函数;可视化评估子系统接收每个变电设备的历史监测数据,拟合出评估样本数据;将评估样本数据依次输入到数字化拓扑图中执行传递函数,基于传递函数的执行结果,得出所述目标范围内的每个变电设备的评估结果。方法包括若确定当前待评估变电设备不符合评估要求,将下一个未评估变电设备作为当前待评估变电设备。本发明结合变电设备的数字拓扑图引入传递函数,实现了变电设备尤其是变电控制设备的数字化智能监测评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变电设备监测与评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电设备数字化智能监测系统与评估方法、实现所述方法的计算机终端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各种先进传感量测技术在电网中的广泛应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电网基础设施的高度集成,大大推动了电网发展的智能化,并呈现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
输变电设备的安全直接关乎整个电网的运行稳定。变电设备(包括电力变压器、电抗器、开关类设备、电力互感器等)作为电网中最重要、最昂贵的一次设备之一,兼具电压变换及量测、能量传输和潮流控制等关键作用,一旦发生故障,其引发的事故可能导致巨额财产损失、电网瘫痪,甚至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现有的变电设备状态评估与故障诊断通常基于实测数据执行物理化建模与预测。例如CN113449456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一种不完备多模态信息下电力变压器的健康状态评估方法,包括步骤:获取电力变压器的参数信息,所述参数信息中含有多项特征指标;收集电力变压器的故障案例,根据不同电压等级、额定容量和运行年限的电力变压器对其多项特征指标是否超标阈值要求的不同对各模态特征进行离散化处理,利用粗糙集建立个各模态特征的信息决策表;采用PSO算法解决多模态背景下属性约简的NP-Hard问题,获取电力变压器健康状态的核特征;利用TFG-T任务流机制完成核特征集成;通过集成的核特征和信息决策表对电力变压器的状态进行评估。本发明用于处理不完备信息下设备的状态评估难题,并融合检测数据的多模态性,为电力变压器智能化运维与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撑。
然而,现有技术提出的对于变电设备的监测、评估方案,缺乏数字化监测手段,往往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尤其是缺乏数字化智能监测、评估手段,亟需改善创新,以适应新时代对能源基础设施的高需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变电设备数字化智能监测系统与评估方法、实现所述方法的计算机终端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在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出一种变电设备数字化智能监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设备数字化子系统,所述设备数字化子系统用于将目标范围内的每个变电设备执行数字化编码,每个数字化编码包含对应于该变电设备的一个数字化图标;
设备拓扑化子系统,所述设备拓扑化子系统基于每个变电设备对应的数字化编码,获取目标范围内的所有变电设备的数字化图标;
基于所述数字化编码之间的邻接关系,将所述所有变电设备的数字化图标进行拓扑连接,得到所述目标范围内的所有变电设备的数字化拓扑图;
设备传递函数赋值子系统,所述设备传递函数赋值子系统基于所述数字化拓扑图,为所述数字化拓扑图中每个数字化图标赋值传递函数,所述传递函数基于该数字化图标对应的变电设备的输入-输出参数特性确定;
可视化评估子系统,所述可视化评估子系统接收对应于每个变电设备的历史监测数据,基于所述历史监测数据拟合出每个变电设备的评估样本数据;
将每个变电设备的评估样本数据依次输入到所述数字化拓扑图中执行传递函数,基于所述传递函数的执行结果,得出所述目标范围内的每个变电设备的评估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和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和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80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