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除水除焦油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87813.3 | 申请日: | 202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8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陈生龙;王强;徐洋;孟凡琦;谷文松;孙鸿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康测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3/38 | 分类号: | B03C3/38;B03C3/45;B03C3/86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冯五洲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焦油 装置 及其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除水除焦油装置,包括沉淀极以及电晕极,沉淀极呈中空结构;电晕极贯穿沉淀极并与沉淀极结合而密闭形成一对目标混合样品进行分离的高压静电场;沿沉淀极重力方向的下端,设有用于收集目标混合样品经所述高压静电场预处理后所产生凝结废液的排液口;沉淀极远离与排液口连接的一端部,分别设有样气进口和样气出口。本发明通过将电晕极贯穿沉淀极后与沉淀极结合而密闭形成一对目标混合样品进行分离的高压静电场的方式,使得在对目标混合样品中的固态、液态及其混合污染物进行有效分离时,区别于现有技术保证被分离组份没有损失,解决了易溶于水的气体吸附大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尾气排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除水除焦油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焦炉和化工厂尾气排放烟气成份中,液态水及焦油副产物比较高,在线监测系统及仪表在抽气过程中,传统的采样探头进行简单的粉尘过滤后,为了保障其他组份(如SO2、NO、HCL、HF等)不丢失和损失时,会对原样气加热高达120-180度,但是在此过程中,加热后的样气无法对液态水及焦油副产物进行根除,待其进入仪表后,会造成预处理部件的腐蚀和流路堵塞,进而造成系统和预处理部件的故障,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目前现有技术中对除液态水(含焦油)的技术方案是使用冷凝器实现,其原理是通过一种含有两级过滤的装置,如本发明说明书附图图2所示,玻璃冷腔通常由两个入口和两个出口,即两级冷凝,利用压缩机将冷媒加压,在通过管路的变径快速释放,为冷却管提供制冷效果,再由温控器负责控制制冷量,样品气经过玻璃冷腔,冷却后液态水从下方排出。
然而,这种冷凝除水方式存在效率低,管路极易被焦油和粉尘堵塞,对易溶于水的气体(S02、NH3、NO2、HCL等)吸附大的缺陷,无法避免样品组分不丢失,从而导致仪表分析收到影响,同时由于这种冷凝除水方式对粉尘没有去除能力,导致含粉尘的样品混合气在进入冷腔后极易造成堵塞,当大量阻塞无法被清理时,存在耗材和人工维护成本的问题。
有鉴于此,急需发明涉及一种高效除水除焦油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除水除焦油装置及其处理方法,一方面,通过利用高压电源与电场结构的高效配合,产生高压静电场,对目标混合样品中的固态、液态及其混合污染物进行有效分离,从而具备被分离组份没有损失的优点;另一方面,通过增设绝缘定位板固定安装于沉淀极内的方式,从而使得本发明具备电晕极可靠定位,以形成的高压静电场稳定运行的优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效除水除焦油装置,所述沉淀极呈中空结构;
所述电晕极贯穿沉淀极并与所述沉淀极结合而密闭形成一对目标混合样品进行分离的高压静电场;
自定义所述沉淀极上设有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沿所述沉淀极重力方向的下端,设有用于收集目标混合样品经所述高压静电场预处理后所产生凝结废液的排液口,所述排液口以所述第二方向固定安装于沉淀极外缘面;
所述沉淀极远离与排液口连接的一端部,分别设有样气进口和样气出口,所述样气进口和样气出口分别以所述第一方向固定安装于沉淀极外缘面,以输入目标混合样品或输出目标混合样品经预处理后产生的洁净气体。
作为对本发明中所述一种高效除水除焦油装置的改进,所述电晕极一端部通过电极绝缘子与外接导线连接,用于向呈中空结构的沉淀极引入高压电源,所述电极绝缘子固定安装于所述沉淀极外缘面;
所述电晕极另一端部通过绝缘定位板固定安装于沉淀极内,用于保证形成的所述高压静电场稳定运行。
作为对本发明中所述一种高效除水除焦油装置的改进,所述沉淀极一端部接地,用于保证设备运行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康测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康测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78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