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磷农药污染土壤除臭-复绿复合系统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87085.6 | 申请日: | 202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05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陈默;叶渊;朱焰;李彦希;张大定 | 申请(专利权)人: | 森特士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10 | 分类号: | B09C1/10;B09C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芊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1 | 代理人: | 彭秀丽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磷 农药污染 土壤 除臭 复合 系统 构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磷农药污染土壤除臭‑复绿复合系统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待改善区域表层土壤进行翻松,添加土壤改良剂,形成土壤‑改良剂复合层;S2、撒播植物种子,并用薄土将种子覆盖,通过植物根系提高土壤中根际微生物含量和多样性;S3、进行灌溉,促使土壤中根际微生物随水分流动向深层土壤繁殖和迁移,激活土壤中根际微生物活性,使其对土壤中有机磷进行分解,修复土壤。本发明联合利用土壤改良剂、植物和根际微生物修复技术,具有治理过程原位、运行费用低、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以及有助于污染场地复绿、治理过程兼顾环境美学等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境友好型有机磷农药污染土壤除臭-复绿复合系统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磷农药是一类重要的农用化学品,其具有杀虫范围广、杀虫效率高、价格低廉、用药量少等优势。自有机氯农药停产后,有机磷农药是我国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杀虫剂。但随着有机磷农药的不断使用,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如存在蓄积性、持久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等。农药厂在长期生产过程中,因灌装和运输时发生的泄漏,导致有机磷农药进入土壤中,造成土壤污染。有机磷在环境中残存期较长、降解困难,其毒性影响植物生长,同时,有机磷农药还会分解为恶臭类等分解产物,逸散至空气中,影响附近空气质量。
目前,针对有机磷农药污染场地的修复方法主要包括:原位热脱附、原位化学氧化、光化学降解等方法,其中,原位热脱附不仅运行成本高、需要对抽提尾气进行处理,还会破坏土壤有机质;化学氧化方法会改变土壤理化性质,易产生药剂残留;光化学降解技术对设备要求较高、实施困难较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境友好型有机磷农药污染土壤除臭-复绿复合系统构建方法,联合利用土壤改良剂、植物和微生物修复技术,促进污染土壤中有机磷农药和恶臭类污染物的吸附和降解,用于因有机磷农药生产、灌装和运输中发生泄漏而形成的污染场地的修复。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有机磷农药污染土壤除臭-复绿复合系统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对待改善区域表层土壤进行翻松,将土壤改良剂投加至待处理区域土壤表层,土壤改良剂与土壤颗粒充分混合均匀后形成土壤-改良剂复合层;
S2、将植物种子用水浸泡后撒播在土壤-改良剂复合层上,并用薄土将种子覆盖,洒水将土壤湿润,在种子生长过程中,通过植物根系提高土壤中根际微生物含量和多样性;
S3、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根据土壤湿度及植物长势进行灌溉,促使土壤中根际微生物随水分流动向深层土壤繁殖和迁移,激活土壤中根际微生物活性,使其对土壤中有机磷进行分解,修复土壤。
所述步骤S1中加入的土壤改良剂为生物炭和粉煤灰的混合物,二者的质量配比为(1.8-2):1。
优选地,所述生物炭中的碳含量≥60%。
所述步骤S1中土壤翻松深度为20-30cm,土壤改良剂投加深度与土壤翻松深度一致,投加量为1-10kg/m2。
所述步骤S2中在土壤改良剂投加1周后开始种植植物。
所述步骤S2中种植的植物为禾本科、莎草科、藜科植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种植的植物为苏丹草、黑麦草、高羊茅、冠毛草、柳枝稷、牛毛草、地肤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步骤S3中使土壤湿度维持在15%-35%。
所述步骤S3中激活土壤中根际微生物活性使根际微生物中细菌总数达到1.0×105CFU/g及以上。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根据上述方法构建的有机磷农药污染土壤除臭-复绿复合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森特士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森特士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70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体封装装置
- 下一篇:抑制排气系统后向红外辐射特征的混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