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sPbBr3 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86516.7 | 申请日: | 202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47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公维强;闫珺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1/18 | 分类号: | H01L31/18;H01L31/032;H01L31/0352;H01L31/09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刘志刚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spbbr base sub | ||
1.CsPbBr3:ZnO QDs基MSM结构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清洗衬底:将衬底切割成预设形状和大小,清洗并吹干后待用;
S2、制备电极:在步骤S1处理后的衬底上制备多对叉指电极;
S3、制备CsPbBr3钙钛矿前体溶液:取CsBr与PbBr2粉末混合后,加入到二甲基亚砜溶液中,配置成CsPbBr3钙钛矿前体溶液;
S4、制备ZnO QDs溶液:取二水合乙酸锌溶于无水乙醇中,待二水合乙酸锌溶解后加入氢氧化钾乙醇溶液并搅拌后倒出,再加入过量正己烷,静置50~60分钟,离心分离出沉淀物ZnO粉末,将该ZnO粉末溶解在无水乙醇中,配置成ZnO QDs溶液;
S5、制备CsPbBr3:ZnO QDs混合溶液:将步骤S3和步骤S4获得的CsPbBr3钙钛矿溶液以及ZnO QDs溶液按体积比100:5~10混合,配置成CsPbBr3:ZnO QDs混合溶液;
S6、制备光电探测器:对步骤S2获得的具有叉指电极的衬底进行紫外臭氧处理,处理后,将步骤S5获得的CsPbBr3:ZnO QDs混合溶液旋涂在衬底上并退火处理,获得CsPbBr3:ZnOQDs基MSM结构的光电探测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sPbBr3:ZnO QDs基MSM结构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叉指电极为对称叉指电极或非对称叉指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sPbBr3:ZnO QDs基MSM结构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为高透双抛蓝宝石衬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CsPbBr3:ZnO QDs基MSM结构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为,
S11、将高透双抛蓝宝石衬底切割成1.5cm×1.5cm大小的正方形;
S12、将切割好的蓝宝石衬底依次使用丙酮、酒精、去离子水各超声清洗15min;
S13、采用高纯氮气将清洗好的衬底吹干。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sPbBr3:ZnO QDs基MSM结构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为,
S21、在处理好后的衬底上旋涂一层紫外光刻胶,然后将旋涂有紫外光刻胶的衬底置于100℃热盘上退火处理1min,将紫外光刻胶烘干;
S22、将制备好叉指电极图形的光刻板经紫外灯光曝光10s以后转移到旋涂有紫外光刻胶的衬底上,所述叉指电极为12对;
S23、通过湿法剥离技术将曝光后的衬底浸泡在显影液中显影6s,获取所需要叉指电极图形,再迅速转移到去离子水中以清洗掉残留显影液,然后将处理好的衬底用高纯氮气吹干后待用;
S24、将光刻好的衬底放置在离子溅射仪中,溅射上一层50nm厚的Au电极;
S24、将溅射后的衬底浸泡在装有丙酮的烧杯中,超声清洗后形成所述叉指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sPbBr3:ZnO QDs基MSM结构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称叉指电极的指宽均为5μm,两指宽之间的道宽为10μm,长度为500μ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sPbBr3:ZnO QDs基MSM结构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对称叉指电极包括成对设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的指宽为5μm,第二电极的指宽为50μm,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道宽为10μm,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长度为50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未经哈尔滨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651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除油系统
- 下一篇:一种除臭陶粒及其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