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体外悬梁臂辅助腰椎滑脱复位的手术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86506.3 | 申请日: | 202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5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 |
代理公司: | 苏州汇诚汇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623 | 代理人: | 庄米雪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体外 悬梁 辅助 腰椎 滑脱 复位 手术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体外悬梁臂辅助腰椎滑脱复位的手术装置,包括:病床,在病床的两侧设置竖直支撑组件,且竖直支撑组件上设置体外复位组件,体外复位组件位于病床的正上方,且体外复位组件的悬梁臂能与椎骨上的螺钉连接,并能在体外复位组件的作用下,能通过螺钉使椎骨之间复位。通过在病床的两侧设置此辅助腰椎滑脱复位装置,能有效的对病床上呈俯卧位或趴着的病人的腰椎滑脱进行辅助复位,并在复位后,能及时的去除此装置,保证了安全的同时,也更有利于腰椎滑脱病人的治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体外悬梁臂辅助腰椎滑脱复位的手术装置。
背景技术
腰椎滑脱是由于先天性发育不良、创伤、劳损等原因造成相邻椎体骨性连接异常而发生的上位椎体与下位椎体部分或全部滑移,表现为腰骶部疼痛、坐骨神经受累、间歇性跛行等症状的疾病。
其发病机制:脊柱在任一运动节段上均存在剪切力,在腰骶部由于椎间隙是倾斜的,所以剪切力尤为明显。因此,上一椎体对下一椎体有向前滑移、旋转的趋势。在生理重量负荷下,腰椎保持相互间的正常位置关系有赖于关节突关节、完整椎间盘的纤维环、周围韧带、背伸肌收缩力量和正常的脊柱力线。任何一种或数种抗剪切力机制的减弱或丧失均将导致腰骶部不稳,久之产生滑脱。滑脱的椎体可引起或加重椎管狭窄,刺激或挤压神经,引起腰痛、下肢痛、下肢麻木、甚至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症状。另外,滑脱后腰背肌的保护性收缩可引起腰背肌劳损,产生腰背痛。
国内常用的分级方法是,将下位椎体上缘分为4等份,根据椎体相对下位椎体向前滑移的程度分为I-IV度。
Ⅰ:指椎体向前滑动不超过椎体中部矢状径的1/4者。
Ⅱ:超过1/4,但不超过2/4者。
Ⅲ:超过2/4,但不超过3/4者。
Ⅳ:超过椎体矢状径的3/4者。
针对不同的滑移程度,有不同的治疗方案。总体来说,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I度的腰椎滑脱,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腰背肌锻炼、戴腰围或支具;可进行适当有氧运动以减轻体重;禁止进行增加腰部负重的活动,如提重物、弯腰等;此外还可结合物理治疗如红外、热疗;如有疼痛等症状可口服消炎止痛药如西乐葆、芬必得等对症治疗。
手术治疗
腰椎滑脱复位术
目前主流观点认为:如果能够复位尽量复位,因为可以重建正常的腰椎及神经根的解剖位置。但不主张扩大手术强行完全解剖复位,因为长期形成的腰椎滑脱,其周围结构发生了相应改变,具有对抗牵拉、维持滑脱的固有应力,强行复位不仅难以完全复位,而且会破坏已适应的解剖关系,易导致术后神经根紧张、神经牵拉损伤等并发症。
脊柱内固定术
主要包括坚强融合内固定。
峡部关节直接修复术
即进行峡部重建或者峡部直接修补。方法有螺钉固定、椎板钩等。适用于年轻患者。
当然,腰椎融合手术虽然经过几十年、几百万病例的成功考验,但仍然是一个复杂的大型手术,对外科医生的手术技巧要求很高。常常在门诊遇见被实施了不恰当的手术而导致症状反而比手术之前加重的患者,而且手术后的恢复期尤为重要,现有的恢复仅为简单的卧床休养,因此需要特别重视其术后的辅助治疗装置。
因此本发明专利的发明人,针对这一技术问题,旨在发明一种利用体外悬梁臂辅助腰椎滑脱复位的手术装置。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体外悬梁臂辅助腰椎滑脱复位的手术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总医院,未经核工业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65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钝化重金属活性的矿山边坡生态修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刀粒加工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