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查询安全管理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85941.4 | 申请日: | 202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91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何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G06F21/44 | 分类号: | G06F21/44;G06F21/46;G06F21/71 |
代理公司: | 重庆天成卓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0 | 代理人: | 王宏松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查询 安全管理 平台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数据查询安全管理平台,包括齿部修复用户全套资料存储系统,工作人员利用台式电脑终端登录云端管理控制平台查询用户病例状态。本发明能够方便快捷的安全登录云端管理控制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查询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查询安全管理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当今很多网络罪犯利用漏洞登录互联网平台,对云端管理控制平台进行攻击,严重影响云端管理控制平台的正常使用。专利申请号2020115006523。名称为“基于高安全性的人工智能平台防伪登录方法”,公开了包括平台登录系统,所述平台登录系统与数据安全收集模块实现双向连接,所述数据安全收集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加密传送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加密传送模块与数据高速验证模块和数据完整验证模块实现双向连接,所述平台登录系统与本地数据库和网络数据库实现双向连接,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该基于高安全性的人工智能平台防伪登录方法,通过数据高速验证模块和数据完整验证模块的联合设置,人工智能平台在对频繁使用本系统的人员进行基础数据验证后即可放行使用,与此同时限制这部分人员的使用权限,既保证了平台登录速度,又保证了平台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数据查询安全管理平台。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查询安全管理平台,包括实现用户图像拍摄大数据存储系统,工作人员用台式电脑终端登录云端管理控制平台查询用户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工作人员利用台式电脑终端登录云端管理控制平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云端管理控制平台判断是否接收到登录云端管理控制平台控制命令:
若云端管理控制平台接收到登录云端管理控制平台控制命令,则执行下一步;
若云端管理控制平台未接收到登录云端管理控制平台控制命令,则继续等待,返回步骤S1;
S2,云端管理控制平台获取其待登录云端管理控制平台的电脑终端的ID号,该ID号为CPU序列号;
S3,根据电脑终端的ID号查询电脑终端的ID号所对应的手机号码,向手机号码发送登陆码。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3中登陆码的生成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S31,获取电脑终端发送电脑终端的ID号时间;
S32,根据电脑终端发送电脑终端的ID号时间和电脑终端的ID号,得到其ID码;
S33,截取ID码的前六位作为登陆码。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3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S4,电脑终端判断输入的登陆码与电脑终端生成的首次码是否一致:
若输入的登陆码与电脑终端生成的首次码一致,则电脑终端生成安全码,发送安全码至云端管理控制平台;
若输入的登陆码与电脑终端生成的首次码不一致,则该电脑终端为用户首次登录终端;
S5,云端管理控制平台接收到安全码后,判断其云端管理控制平台接收到的安全码与云端管理控制平台生成的校验码是否一致:
若云端管理控制平台接收到的安全码与云端管理控制平台生成的校验码一致,则电脑终端登录云端管理控制平台成功;
若云端管理控制平台接收到的安全码与云端管理控制平台生成的校验码不一致,则电脑终端登录云端管理控制平台失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未经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59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