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件回归测试影响域分析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083054.3 | 申请日: | 2022-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982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继秀;王月波;蒲卿路;刘涛;孙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孙元伟 |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件 回归 测试 影响 分析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软件回归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软件回归测试影响域分析方法及系统,该影响域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有向有权图模型:获取测试轮次下所有功能项,利用功能项结合三元闭包理论建立有向有权图模型;S2,计算功能项关联概率:根据功能项与功能项之间的依赖相关性,利用有向有权图模型计算功能项与功能项之间的直接关系,得出功能项与功能项之间的关联程度权值;S3,计算功能项推荐系数:计算聚集系数、邻里重叠度,进而计算功能项推荐系数;S4,生成回归测试用例:依据功能项推荐系数的大小,生成软件回归测试用例。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影响域分析不够自动化、影响域分析维度不够全面、影响域分析不够准确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件回归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软件回归测试影响域分析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软件生命周期中,涌现了大量的开发模型和测试模型,较理想的模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软件开发和软件测试在大部分阶段都紧密关联,而程序在不断地增量、迭代过程中,往往伴随着需求的更改,软件更新版本的构建,意味着测试需要频繁进行,特别是回归测试,以确认更改正确。
在软件回归测试中,传统方式是将所有测试用例重新执行一遍,当软件系统比较庞大或版本更新比较频繁时,人力成本和测试效率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而回归测试中变更影响分析是重点难点,评估功能项更改之后的影响,量化功能项之间的关联紧密程度,定位或寻找变更代码影响域的方法,避免无关测试用例的执行,是提升回归测试效率的关键,保证了软件回归测试输入的有效性和充分性。
三元闭包是指在一个社交圈内,若A认识B,B认识C,则A认识C的概率就会提高。A和B,B和C关系越紧密,A和C成为朋友的可能性就越高。若把三元闭包理论用于梳理功能项关系,建立功能项社区网络,寻找定位可能受到影响的功能项,实现测试用例约简的同时,将可能有缺陷概率的功能项纳入回归测试,具备着非常大的实用价值。
软件回归测试是软件工程中重要的一环,能够有效地发现软件工程中存在的缺陷,保证软件质量。影响域分析是回归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改影响域的评估和量化直接关系回归测试的成败。当前软件回归测试影响域分析存在如下问题:
(1)系统不做影响域分析。回归测试中将所有测试用例重新执行一遍。当软件系统比较庞大或版本更新比较频繁时,人力成本和测试效率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出现冗余测试用例大量增值情况。
(2)影响域分析不够自动化。针对代码中算法变动和参数变动,需要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认真分析更改点,对照系统需求,人工判断是否需要回归测试。
(3)影响域分析维度不够全面。现有的影响域分析技术大部分只包含控制流分析或数据流分析,或将两者结合,也有部分学者将时序概念引入分析,还有部分学者提出了结合程序切片技术与类防火墙思想来寻找代码变更而受到影响的测试用例,但只适用于面向对象程序。
(4)只考虑程序带来的影响,未结合社区现象等计算社会学理论进行影响域分析。软件系统是一个整体,可以看做是一个闭包的网络。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件回归测试影响域分析方法及系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影响域分析不够自动化、影响域分析维度不够全面、影响域分析不够准确等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软件回归测试影响域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构建有向有权图模型:获取测试轮次下所有功能项,利用功能项结合三元闭包理论建立有向有权图模型;
S2,计算功能项关联概率:根据功能项与功能项之间的依赖相关性,利用有向有权图模型计算功能项与功能项之间的直接关系,得出功能项与功能项之间的关联程度权值;
S3,计算功能项推荐系数:计算聚集系数、邻里重叠度,进而计算功能项推荐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30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