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精准SNCR脱硝系统及脱硝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83029.5 | 申请日: | 2022-0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92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 发明(设计)人: | 朱利民;朱健民;顾定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那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56 | 分类号: | B01D53/56;B01D53/79;B01D53/96;B01F27/90;B01F35/83 |
| 代理公司: | 北京栈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0 | 代理人: | 潘卫锋 |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精准 sncr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智能精准SNCR脱硝系统及脱硝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还原剂接收和储存系统、稀释混合控制系统、锅炉喷淋系统、混合脱销反应后的排放系统以及稀释剂回收再利用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和储存还原剂、还原剂的混合稀释、锅炉内的脱硝、混合脱销反应后的排放、稀释剂回收再利用。储存罐内通过流量电控阀向计量罐内排入精准比例的尿素,并通过一号泵组输入至混料罐内,而智能配比系统通过四号泵组将一定比例的软化水排入混料罐内,使软化水和尿素在混料罐内通过搅拌装置的工作进行充分的混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精准SNCR脱硝系统及脱硝方法。
背景技术
烟气是热电厂的主要排放物之一,通过可燃物在锅炉中燃烧产生。由于烟气中通常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如一氧化氮,这些氮氧化物如果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导致腐蚀性很强的酸雨,因此烟气在排放之前必须经过脱硝处理。
传统是通过SNCP脱硝系统进行脱硝工作,但是脱硝所需要使用到的还原剂与水在混合成稀释剂时,混合效果较差,从而导致稀释剂与烟气混合时无法进行更好的脱硝反应,且稀释剂在反应锅炉内喷淋时为集中式,通过几个喷头进行大量的喷淋,喷淋的量较大且集中,烟气无法很好的与稀释剂接触,从而导致反应效果变差,且大量的稀释剂在没有与烟气混合后会落入反应炉的底部,造成了一定的浪费,为此提出一种智能精准SNCR脱硝系统及脱硝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精准SNCR脱硝系统及脱硝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精准SNCR脱硝系统,包括还原剂接收和储存系统、稀释混合控制系统、锅炉喷淋系统、混合脱销反应后的排放系统以及稀释剂回收再利用系统,其中:
还原剂接收和储存系统包括储存罐、计量罐以及一号泵组设备;
稀释混合控制系统包括智能配比系统、混料罐、软化水存储罐以及二号泵组设备;
锅炉喷淋系统包括反应炉、烟气管、增压泵组以及一号喷淋系统设备;
混合脱销反应后的排放系统包括排气管;
稀释剂回收再利用系统包括收集池、二号喷淋系统以及三号泵组设备。
优选的,所述还原剂接收和储存系统的储存罐内储存有尿素,储存罐与计量罐连接相通,计量罐与储存罐之间处安装有流量电控阀,计量罐远离储存罐的一端与一号泵组连接;
该设计使得用于当做还原剂的尿素能够定量的输出。
优选的,所述稀释混合控制系统的混料罐内安装有搅拌装置,软化水与四号泵组连接,混料罐上设置有三个管道,其中两个为排进管,另一个为排出管,其中一个排进管与四号泵组连接,且四号泵组与智能配置系统信号连接,另一个排进管与一号泵组连接,排出管与二号泵组连接;
该设计使得还原剂和软化水能够充分混合,从而得到稀释剂。
优选的,所述锅炉喷淋系统中的一号喷淋系统包括有盘式喷淋管以及一号雾化喷头,一号雾化喷头均匀的安装在盘式喷淋管底部,盘式喷淋管安装在反应炉内的上方,烟气管插设于反应炉内,且位于一号雾化喷头的下方,盘式喷淋管的上方连接有主管道,主管道穿过反应炉的一端与增压泵组连接,增压泵组远离主管道的一端与二号泵组连接;
该设计使得稀释剂能够充分的与烟气混合,并配合反应炉达到更好的脱硝效果。
优选的,所述稀释剂回收再利用系统中二号喷淋系统包括有纵向喷淋管以及二号雾化喷头,且纵向喷淋管有四个,均安装与反应炉的四侧内壁上,且位于盘式喷淋管和烟气管之间,纵向喷淋管上均设置有排进管,排进管均与反应炉穿插连接,收集池均设置在反应炉的内部底端,收集池内设置有管道,管道分别穿过收集池以及反应炉后与排进管连接,且排进管与管道之间设置有三号泵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那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那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30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