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然光照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82486.2 | 申请日: | 2022-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1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安珊瑞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珊瑞娜 |
主分类号: | F21S19/00 | 分类号: | F21S19/00;F21S9/03;F21V14/00;F21V14/04;F21V15/00;F21V8/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然光 照明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自然光照明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自然光照明系统。设置有首端光线增强分光装置、首端分光接头、中端光纤增强分光装置、中端分光接头和末端分光接头,在光纤在分束时对光线进行聚光增强,避免了光线的衰减;设置由虹膜光线调节装置实现了对光照强度的调节,当自然光照强度大于所需光照强度时只需打开遮光叶片,使聚光装置接收更少的自然光即可,反之则收起遮光叶片;设置有太阳能光线增强装置能够进行较为节能的辅助补光,当自然光线较弱时,打开环形灯带即可实现对聚光装置的补光;虹膜光线调节装置与太阳能光线增强装置均能够完全关闭,当天气状况较差时,二者完全关闭即可保护聚光装置,避免遭受雨水侵蚀等自然破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然光照明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自然光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很多建筑物白天也需要照明,例如学校、写字楼、隧道、地铁站等,目前上述建筑多采用电灯照明的传统方式,照明所需的电量巨大。
为减少照明所需耗电,目前国内设计出很多自然光辅助照明系统,如授权公告号为 CN107504451B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无源自然光全向采集装置及采集方法,该采集装置包括呈180°半球形分布的透镜阵列,透镜阵列中的每个透镜焦点处均设置有导光光纤,所有导光光纤形成与透镜阵列一致对应的光纤阵列,光纤阵列通过主光纤连接有照明装置;又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74833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自然光照明系统;以及授权公告号为 CN20721393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自然光照明系统等等。
然而,上述技术方案均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当自然光照明系统安装在多层建筑时,其导光光纤往往会进行分束,分束时光线会在接头处有所衰减,同时光纤分束会使分出的光纤直径小于主光纤,势必造成每束光纤内光线强度的减弱,最终导致末端照明效果较差;
2、当自然光照强度较强时,自然光照明系统不能降低光照强度;当自然光照强度较弱时,自然光照明系统不能增强光照强度,即无法通过人为手段对光照强度进行调节;
3、当白天自然光线较弱时,仍需要传统照明方式进行补充照明,即系统缺乏较为节能的辅助补光手段;
4、当出现恶劣天气时自然光照明系统的接收自然光线端暴露在外,容易遭到破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自然光照明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自然光照明系统,包括设置在能够接收到自然光线位置的聚光装置,还包括与聚光装置连接、且自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首端光线增强分光装置、首端分光接头、中端光纤增强分光装置、中端分光接头、末端分光接头和光纤专用照明设备;
所述首端光线增强分光装置与透光孔之间连接有一级光纤,且二者连接处设置有一级聚光透镜;所述首端光线增强分光装置、首端分光接头、中端光纤增强分光装置、中端分光接头和末端分光接头之间均连接有二级光纤,且连接处分别设置有二级聚光透镜、三级聚光透镜、四级聚光透镜和五级聚光透镜;
所述光纤专用照明设备包括末级聚光室和与其连通的散光室。
进一步的,所述首端光线增强分光装置包括一级聚光室和与其连通的一级分光室;
所述一级聚光室的光路入口处设置有一级分光透镜,所述一级聚光室与一级分光室的连通处设置有第一分光棱镜;
所述一级聚光室的截面呈扇形,且所述一级聚光室的弧形表面内侧设置有反光涂层,所述一级聚光室的弧形表面焦点处设置有第一反光平面镜;
首端分光接头包括二级分光室,所述二级分光室的光路入口处设置有第一次级分光棱镜。
进一步的,所述中端光纤增强分光装置包括二级聚光室和与其连通的三级分光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珊瑞娜,未经安珊瑞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24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