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供电分离脱插防护装置及无人直升机供电分离脱插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82319.8 | 申请日: | 2022-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3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刘业宝;司亮;刘志辉;李玉川;王泽清;秦春辉;党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时代飞鸿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45/00 | 分类号: | B64D4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巴晓艳 |
地址: | 102100 北京市延***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供电 分离 防护 装置 无人 直升机 | ||
本发明涉及无人直升机供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电分离脱插防护装置及无人直升机供电分离脱插。该装置包括:保护套、回弹连接结构、保护盖和补偿结构。其中,回弹连接结构的张开角度为≥170°,补偿结构可以受压压紧,保护盖和保护套可以贴合;通过弹回弹连接结构的弹力和补偿结构的弹力,可以增强脱插分离力,通过调整补偿结构的弹力与回弹连接结构张开弹力一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本发明的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脱插的分离可靠性;脱插脱落端与机体脱离后,通过回弹连接结构的回弹,可以盖紧口盖,对脱插针脚进行有效防护;通过保护套和保护盖的柔性防护,脱插落地后可以进行缓冲,保护脱插跌落不受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直升机供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电分离脱插防护装置及无人直升机供电分离脱插。
背景技术
电分离脱插广泛用于航天与航空飞行器领域。对于无人直升机,旋翼覆盖范围大,采用分离脱插供电,旋翼旋转后可以在远处控制脱插分离,提高操作安全性。由于无人直升机起飞场地复杂,有水泥地、沙土地、潮湿地等环境,脱插脱离后接触地面,容易造成接插件的污染或损伤,降低脱插使用寿命,甚至可能造成脱插受损受污染短路等操作安全风险,影响飞行任务。
在分离脱插防护方面,一般是通过改善脱插落点周围环境对脱插进行防护,但是直升机使用要求响应快,起飞场地随机,不适合采用落点防护的方法,通过本防护装置对脱插本体进行防护,可以有效降低脱插受损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电分离脱插防护装置及无人直升机供电分离脱插,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潜在问题中任一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供电分离脱插防护装置,所述分离脱插防护装置包括保护套、回弹连接结构、保护盖和补偿结构;
其中,所述保护套,套接在所述脱插脱落端及其电缆上,用于对脱插脱落端分离落地时进行缓冲,以避免跌落受到损伤;
所述保护盖,设置在所述保护套靠近分离脱插针脚一端,用于避免脱插脱落端的后脱插针脚收到污染和损伤,而发生接触异常或短路;
所述回弹连接结构,用于将所述保护套与保护盖连接,实现在脱插脱落端后迅速将所述保护盖弹回复位,以及辅助增加脱插力;
所述补偿结构,设置在所述保护套的与脱插固定端接触的一端的端部,用于增加脱插的脱插分离力,提高分离可靠性。
进一步,所述保护套为圆柱形壳体,所述圆柱形壳体的一端为连接口,一端为限位调节口;
所述连接口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脱插的直径;
所述限位调节口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电缆直径,且小于脱插的直径。
进一步,所述保护套材质为橡胶、PE、PVC。
进一步,所述保护盖为圆形板,且所述保护盖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保护套的直径。
进一步,所述回弹连接结构的张开角度为≥170度。
进一步,所述回弹连接结构为弹簧合页,所述弹簧合页为1寸的弹簧合页。
进一步,所述补偿结构包括至少2个弹簧单元,
至少2个弹簧单元与所述回弹连接结构之间采用等距方式设置在所述保护套的与脱插固定端接触的一端的端部。
进一步,所述弹簧单元包括弹簧和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设置在所述保护套的外侧壁上,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座的上端面固接,另一端的端部超出所述保护套的端部,伸出长度为2-3mm。。
进一步,所述弹簧的弹性刚度为2-5N/mm。
一种无人直升机供电分离脱插,所述无人直升机供电分离脱插上设有上述的分离脱插防护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时代飞鸿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航天时代飞鸿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23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