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卫星数传数据的重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81749.8 | 申请日: | 2022-0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65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 发明(设计)人: | 郭艳丽;张恒;魏晓阳;吴侃侃;邓斯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H04L69/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卫星 数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卫星数传数据的重传方法,涉及卫星数传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步骤S1:由地面站向卫星发送请求数据重传的注数;步骤S2:星载软件接收注数并对注数进行合法性判断,如果合法则进入步骤S3,否则丢弃注数,不作处理;步骤S3:星载软件进入重传模式,控制数传单机完成指定范围的数据重传;步骤S4:星载软件完成数据重传后恢复到正常的数据回放模式。本发明能够高卫星数据的可用性,对提高卫星的业务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星数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卫星数传数据的重传方法。
背景技术
非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环绕于中低轨道、高轨道环境中,卫星的遥测和遥感数据均需存储在数传单机的大容量存储器中,以防止卫星在境外(即不在地面测控弧段和中继弧段接收范围内)时丢失数据。卫星在进入中继弧段时可将存储的数据通过中继链路下传给地面,或者在进入地面测控弧段内时通过数传延时链路下传给地面站。本文中将首次数据下传称为数据回放。
由于恶劣天气影响以及使用中继链路时地面站天线指向跟踪问题,使得数据回放存在一定概率的误码率。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回放数据无法被正常使用,因此需要将星上已回放的数据重复下传以满足地面数据处理需求,本文称这种数据的重复下传行为为数据重传。
当前,某些卫星采用了一些简单的数据重传方法:比如所有通过中继链路下传的数据在进入地面站测控弧段时全部重传一次,这种方法默认所有通过中继链路下传的数据均不可用,重传范围选择不够灵活且造成信道资源的巨大浪费。另外,这种方法不适用某些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因为这些卫星进入地面站测控弧段次数较少,所以必须通过中继链路进行数据回放,否则会导致星上数传存储器写溢出,即未回放的数据被覆盖。
公开号为CN111277319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星地间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根据卫星与地面站间需传输的应用数据类型以及星上发送缓存区大小,确定数据包与控制包结构;卫星/地面站基于不同类型数据可靠性要求与优先级,进行数据包封装,按需设置重传标志,统一存储到发送缓存区并发送;地面站/卫星接收数据包并解析,检测获取需重传丢失数据包信息;卫星/地面站发送缓存区中所有数据包全部发出后,启动自适应确认与重传过程;地面站/卫星随之启动自适应确认与重传过程,并基于需重传丢失数据包信息,与发端配合完成数据包自适应确认与重传。在卫星及地面站之间基于同一发送与接收过程实现多可靠性等级的综合数据传输,与本发明不同的是,该方法根据数据类型、可靠性要求与优先级进行数据包封装,按需设置重传标志。
公开号为CN105406915B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面向星地链路的文件传输方法,其步骤为:S1:链路探测阶段;发送端对链路的可用带宽和往返时延RTT进行估计;S2:稳定发送阶段;发送端依据步骤S1的结果保持发送速率接近于可用带宽,并使用负确认重传机制完成数据的可靠传输,该方法重点在于建立可靠的文件传输链路方法,对普适性的数据传输并未涉及。
公开号为CN111478741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遥感状态估计的卫星智能数传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上行链路功率检波及链路模型预估,实时估计星地数据传输链路损耗;根据星地数据传输链路损耗,计算数传的最大数据传输能力;通过预处理目标检测及热点区域指定,识别感兴趣遥感区域;根据获得的数传最大数据传输能力以及感兴趣遥感区域数据量,调整遥感数据压缩比与压缩质量;缓存预处理目标检测数据、原始遥感数据与压缩遥感数据,依据最大数据传输能力与感兴趣遥感区域数据量,选取存储需要下传的数据信息;读取待下传数据,根据待下传的数据量与传输链路损耗,调节卫星数据传输链路,该发明旨在优化遥感数据链的码率、编码方式、调制方式与发射功率,提升遥感数据传输能力,并未涉及到智能重传方面的内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卫星数传数据的重传方法。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卫星数传数据的重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由地面站向卫星发送请求数据重传的注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17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