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检测二尖梅奇酵母的引物组和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81426.9 | 申请日: | 2022-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503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罗璋;刘厚孚;徐晓丽;丁子元;宋昀鹏;张连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N15/11;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周新楣 |
地址: | 30022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检测 二尖梅奇 酵母 引物 试剂盒 | ||
本发明属于病原菌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二尖梅奇酵母的引物组和试剂盒。所述引物组包括上游检测引物和下游检测引物;所述上游检测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下游检测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所述含有检测引物的试剂盒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准确度高的优点,能够有效检出二尖梅奇酵母,方法简便,与二尖梅奇酵母相邻物种无交叉反应,也与其他常见水产动物病原菌无交叉反应,对于水产动物的疾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病原菌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检测二尖梅奇酵母的引物组和试剂盒。
背景技术
二尖梅奇酵母是一种致病性酵母菌,能引起中华绒螯蟹、罗氏沼虾、大鳞大马哈鱼等多种水产动物病害。目前,以引起中华绒螯蟹病害尤为严重。患病蟹的主要症状为反应迟钝、围心腔内可见大量白色乳状液体,养殖户称其为“牛奶病”。该病引起中华绒螯蟹大量死亡,严重时发病率可达90%,死亡率超过50%,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目前,对该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
开展早期检测,选择不携带二尖梅奇酵母的中华绒螯蟹进行养殖是预防该疾病的有效办法。但目前检测方法还不完善,主要还是依靠微生物培养的方法进行检测,该方法耗时长,通常需要3天以上。在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202011134597.0公开了一种二尖梅奇酵母的PCR检测方法,在灵敏度方面,该方法检测二尖梅奇酵母的最低限度为8.62×10个/μL;在特异性方面,检测发现与罗伊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纳豆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霍乱弧菌、恶臭假单胞菌、酿酒酵母、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季也蒙毕赤酵母、生丝毕赤酵母、长孢洛德酵母、芽枝状枝孢霉、木贼镰刀菌均无特异性反应。
评价PCR检测方法的优劣,灵敏度和特异性是主要指标。灵敏度越高、特异性越强,表明效果越好。现有技术中建立的PCR检测方法,在灵敏度方面,最低检测限度(灵敏度)还有提升的空间。在特异性方面,虽然发现与较多二尖梅奇酵母的邻近种都无交叉反应,但根据报道,其他病原,例如溶藻弧菌、哈维氏弧菌(黄增荣.三疣梭子蟹(Portunustritubercularus)“牛奶病”病原的鉴定及其组织病理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也能引起蟹类“牛奶病”,现有技术中建立的方法没有测定是否与这些病原存在交叉反应。此外,河蟹主要生活在水中,会经常受到水产养殖动物病原的侵袭,现有技术中建立的方法也没有测定与常见水产养殖动物病原(如柱状黄杆菌、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维氏气单胞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荧光假单胞菌)是否存在交叉反应。因此,该方法还可以被进一步的改进和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二尖梅奇酵母的引物组和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准确度高的优点,能够有效检测出二尖梅奇酵母,方法简便,与二尖梅奇酵母相邻物种无交叉反应,也与其他常见水产动物病原菌无交叉反应,对于水产动物的疾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二尖梅奇酵母的引物组,包括上游检测引物和下游检测引物;所述上游检测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下游检测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上游检测引物(SEQ ID NO:1):5’-ATGAACCCTCGTCCCAACT-3’;
下游检测引物(SEQ ID NO:2):5’-GATAGCCTTGCCATTACTTCC-3’。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二尖梅奇酵母的试剂盒,包括上、下游检测引物和检测试剂。
进一步地,检测试剂包括2×TaqMasterMix和无菌水。
进一步地,引物组中上游检测引物和下游检测引物的使用浓度独立为8~1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水产研究所,未经天津市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14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