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再生混凝土基材分布模量的预测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79927.3 | 申请日: | 2022-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88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曾智;李小华;覃向阳;苏欢;李文菁;王平;曾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C04B28/06 | 分类号: | C04B28/06;G06F17/11;G06F1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62 | 代理人: | 李瑞雨 |
地址: | 4111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混凝土 基材 分布 预测 分析 方法 | ||
1.一种再生混凝土基材分布模量的预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最紧密堆积理论中fuller曲线设计相应实验,设定分布模量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将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获得最小孔隙率,预测出最终分布模量,获得最密实再生混凝土;基于最紧密堆积理论中fuller曲线设计相应实验选取的原料包括:再生骨料、水泥、粉煤灰、矿粉、外加剂;
基于最紧密堆积理论中fuller曲线设计相应实验,获得再生骨料的各粒级配比,计算如下:
(1)Dinger-Funk堆积模型方程:
式中:ρ——粒径的累计筛余分数;d——颗粒粒径;d(min)——体系中最小颗粒的粒径;d(max)——体系中最大颗粒的粒径;q—分布模量;
(2)累计筛余分数计算方程:
式中:ρ(di)——材料中i级粒径的累计筛余分数;ρ(di+1)——材料中各(i+1)级粒径的累计筛余分数;
(3)材料质量表示式:
M=M1+M2
式中:M1——本文每组份中水泥等胶凝材料和外加剂的质量设为M1;M2——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质量设为M2;
(4)其它材料粒级分计筛余按下式计算:
式中:φ1(di)——胶凝材料各粒级质量分计占比,mi为其他材料中各粒级质量;M1——每组份水泥等胶凝材料和外加剂各粒级的质量总和;
(5)再生骨料中各粒级分计筛余质量占比按下式计算:
式中:φ2(di)——建筑垃圾再生骨料中各粒级的质量分计占比,M2——为每组份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各粒级的质量总和;
通过实验获得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为分布模量值,因变量为制品孔隙率,通过实验值计算孔隙率如下,
式中:VO——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或称表观体积,cm3或m3;ρ0为材料体积密度,g/cm3或kg/m3;V——材料的绝对密实体积,cm3或m3;ρ为材料密度,g/cm3或kg/m3;
根据分布模量和制品孔隙率构建Sine回归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混凝土基材分布模量的预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Sine回归模型,通过origin进行非线性拟合,获得相关回归系数,y0=0.20492,xc=0.06475,w=0.09105,A=0.0557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再生混凝土基材分布模量的预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回归模型的残差值构建拟合函数模型,进行模型合理性和相关性检验,得到残差值合理并且拟合优度R2等于0.94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再生混凝土基材分布模量的预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拟合函数模型,获得最小孔隙率对应的最适分布模量,当x=0.38348时,取得ymin=0.19414时,再生混凝土的分布模量最优值为q等于0.38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工程学院,未经湖南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7992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