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掘锚一体机掘进工作面控除尘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79564.3 | 申请日: | 2022-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2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庄学安;李德文;马威;杨俊磊;袁地镜;张设计;胥奎;郭胜均;郑磊;冉川;黎志;杨桐;陈芳;莫金明;李腾龙;韩汉;张帆;刘国庆;李岳;程丽;王迪;陈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5/20 | 分类号: | E21F5/20;E21F1/08;E21F17/00;E21D9/10;E21D2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李弱萱 |
地址: | 400039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机 掘进 工作面 除尘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掘锚一体机掘进工作面控除尘方法和系统,属于矿井粉尘防治技术领域,先将掘锚一体机生产过程产生的粉尘搬移至掘锚一体机或锚杆台车后侧,以解决因受限于掘锚一体机掘进工作面的生产工艺,靠近工作面位置无法布置大型除尘设备和硬质抽尘风筒的问题,然后通过跟随掘锚一体机沿滑道移动的大功率除尘风机进行粉尘处理。本发明采用“先将粉尘搬家,后处理”的方式,将大型除尘设备进行后置,克服了空间受限带来的问题,具有更大的处理风量,实现了掘锚一体机掘进工作面粉尘的高效收集和处理,理论降尘率达100%,实际降尘效率可达到90%以上,能够使作业环境明显改善。另外,具有低成本优势,推广价值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井粉尘防治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掘锚一体机掘进工作面控除尘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掘进设备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现代大型矿井出现了集掘进和支护为一体的掘锚一体机,实现了月进尺2000m以上的掘进量,大大推进了巷道掘进速度,缓解了采掘不平衡问题。但伴随而来的是高浓度粉尘危害问题,在一天进尺增加数倍,通风量基本无变化的情况下,掘锚一体机掘进工作面的粉尘浓度高于综掘工作面数倍,已经成为掘锚一体机掘进工作面第一灾害因素。
传统综掘工作面通过布置于巷道空间内的硬质抽尘风筒将吸尘口延伸至掘进机机面上,吸尘口尽量靠近尘源点,实现较好的控除尘效果。掘锚一体机掘进工作面设备配套不同于传统综掘工作面,掘锚一体机往往与一台锚杆台车和自移机尾组合使用,满足边掘进边打钻支护的需求,三台设备无固性连接,受巷道空间限制,掘锚一体机机载一台小型液动式除尘风机,处理风量有限,处理效果不佳。同时由于掘锚一体机和锚杆台车体型大,巷道有效断面几乎被遮挡,不能够实现架设硬质风筒,将吸尘口延伸至掘锚一体机靠近迎头的位置,难以实现掘锚一体机掘进工作面粉尘的高效收集和处理。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掘锚一体机掘进工作面控除尘方法和系统,以实现掘锚一体机掘进工作面粉尘的高效收集和处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掘锚一体机掘进工作面控除尘方法,先将掘锚一体机生产过程产生的粉尘搬移至掘锚一体机或锚杆台车后侧,然后通过跟随掘锚一体机沿滑道移动的大功率的除尘风机进行粉尘处理。
可选地,掘锚一体机生产过程产生的粉尘先通过位于掘锚一体机机身上且设有抽尘风筒的抽尘风机收集,再通过设置在抽尘风机出风口处的软质风筒搬移至掘锚一体机或锚杆台车后侧,然后经与除尘风机的吸尘口相连的硬质的负压抽尘风筒吸入除尘风机进行风流净化。
可选地,除尘风机的除尘风量Q3>掘进面的供风量Q1,以形成自除尘风机吸尘口至除尘风机出风口一段巷道的负压通风,实现将粉尘控制在除尘风机至掘锚一体机空间内。
可选地,除尘风机的除尘风量Q3>掘进面的供风量Q1>抽尘风机的吸风量Q2,以使软质风筒排出的粉尘能够完全被除尘风机的吸尘口吸入。
一种掘锚一体机掘进工作面控除尘系统,包括设置在掘锚一体机上的抽尘风机以抽吸掘进面粉尘,抽尘风机出风口处连接有软质风筒以将粉尘搬移至掘锚一体机或锚杆台车后侧;还包括位于掘锚一体机或锚杆台车后侧能够跟随掘锚一体机沿滑道移动的除尘风机,除尘风机的进风口固定连接有硬质的负压抽尘风筒,负压抽尘风筒的另一端伸向软质风筒的出风口,且负压抽尘风筒的吸尘口与软质风筒的出风口在空间上形成对接,以形成前压后抽的形式。
可选地,所述除尘风机布置在二运或滑道上。
可选地,所述负压抽尘风筒的长度≥20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795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