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态河道结构及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078401.3 | 申请日: | 2022-0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77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如球;蒋燕东;王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富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A01G9/02;A01G27/06;A01G31/02 |
| 代理公司: | 温州首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520 | 代理人: | 罗鹏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河道 结构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生态河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布置于河道上用于种植植被的浮床(11),多个所述浮床(11)之间通过绳索(2)连接形成一组浮床单元(1),多组所述浮床单元(1)沿河道长度方向依次布置;在河道上开设有若干个与浮床(11)数量一一对应的安装槽(31),所述浮床(11)分别放置于所述安装槽(31)内,在所述浮床(11)的下表面均连接有重力锚(4),在所述安装槽(31)的槽底均开设有定位孔(32),所述重力锚(4)安装于所述定位孔(32)内;在所述安装槽(31)的一侧开设有铰接槽(33),所述浮床(11)远离河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轴(112),所述固定轴(112)安装于所述铰接槽(33)内;在所述浮床(11)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于种植植被的种植槽(111),在所述种植槽(111)的底部连接有吸水棉绳(113),所述吸水棉绳(113)的自由端延伸至所述定位孔(32)内;在所述安装槽(31)的槽底开设有集水槽(34),所述集水槽(34)与所述定位孔(32)相通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河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远离河床的末端浮床(11)通过所述绳索(2)固定于河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河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浮床单元(1)中相邻所述浮床(11)之间间距为10-5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河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锚(4)由多段依次铰接的配重杆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河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同一组所述浮床单元(1)中、从河道至河床方向的浮床(11)内依次分为根系种植区(12)、耐淹性草本植物区(13)以及水质净化区(14),所述根系种植区(12)、耐淹性草本植物区(13)位于河道常水位以上,所述水质净化区(14)位于河道常水位以下且漂浮于水面上;在所述根系种植区(12)的浮床(11)内充填有植生土壤层、用于种植种植小型灌木植物;在所述耐淹性草本植物区(13)的浮床(11)内填充有活性炭或人工烧结培养土、用于种植对氮、磷元素具有较强吸收能力且根系发达的多年生耐淹性草本植物;在所述水质净化区(14)的浮床(11)内种植对氮、磷元素具有较强吸收能力的水生植物。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河道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构建河道:修整河道的斜坡、河床,使其达到设计的斜度和平整度;
S2、预留构件:在河道的斜坡上分别预留安装槽(31)、定位孔(32)以及铰接槽(33);
S3、铺设浮床:将多个浮床(11)依次放置于安装槽(31)内,且重力锚(4)放置于定位孔(32)内,固定轴(112)放置于铰接槽(33)内,通过绳索(2)将多个浮床(11)连接形成一组浮床单元(1),多组浮床单元(1)沿河道长度方向依次布置,浮床单元(1)远离河床的末端浮床(11)通过伸缩固定于河道上;
S4、在同一组浮床单元(1)中从河道至河床方向的浮床(11)内依次分为根系种植区(12)、耐淹性草本植物区(13)以及水质净化区(14),在根系种植区(12)的浮床(11)内充填有植生土壤层、用于种植种植小型灌木植物;在耐淹性草本植物区(13)的浮床(11)内填充有活性炭或人工烧结培养土、用于种植对氮、磷元素具有较强吸收能力且根系发达的多年生耐淹性草本植物;在水质净化区(14)的浮床(11)内种植对氮、磷元素具有较强吸收能力的水生植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富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富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7840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穴盘及自动分盘机
- 下一篇:一种机载摄像头加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