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78134.X | 申请日: | 2022-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09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武建;张淑媛;徐中立;李永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0/40 | 分类号: | A24F40/40;A24F40/46;A24F40/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4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成 装置 用于 加热器 | ||
1.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其特征在于,包括:
腔室,用于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和
加热器,至少部分于所述腔室内延伸,以用于插入至气溶胶生成制品内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所述加热器具有位于所述腔室内的自由前端和背离该自由前端的末端;其中所述加热器包括:
壳体元件,于所述自由前端与末端之间延伸,并至少部分界定所述加热器的外表面;所述壳体元件是由包括金属或合金的片材卷绕形成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材是连续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元件包括2~10个卷绕层。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元件被构造成是由包括金属或合金的片材卷绕的管状形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元件的厚度为0.1~0.5mm。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元件的外表面是闭合或密封的。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材包括:
金属或合金层;
应力补偿层,结合于所述金属或合金层,用于在所述片材的卷绕中提供应力补偿以防止所述金属或合金层破裂或破碎。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补偿层是柔性的。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或合金层的厚度为0.5~30μm。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还包括:
基体,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壳体元件内,并沿所述加热器的长度方向延伸;
电阻加热元件,容纳于所述壳体元件内,并围绕所述基体的至少一部分。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包括依次布置的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其中,
所述第一区段靠近并界定所述自由前端;
所述壳体元件至少部分包围所述第二区段、并裸露所述第一区段。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加热元件结合于所述第二区段的外侧并围绕所述第二区段的至少一部分。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元件被构造成抵靠所述电阻加热元件,并将所述电阻加热元件保持于所述基体的外侧。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元件被配置为通过接收所述电阻加热元件的热量,转而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
15.一种气雾生成装置,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其特征在于,包括:
腔室,用于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和
加热器,至少部分于所述腔室内延伸,以用于插入至气溶胶生成制品内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所述加热器具有用于插入至气溶胶生成制品的自由前端和背离该自由前端的末端;其中所述加热器包括:
基体,于所述自由前端和末端之间延伸;所述基体包括靠近所述自由前端的第一区段,以及靠近所述末端的第二区段;
电阻加热线圈,围绕所述第二区段的至少一部分;
壳体元件,包围所述电阻加热线圈的至少一部分并裸露所述第一区段;所述壳体元件包括由连续的片材卷绕形成的至少两个卷绕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7813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加密、解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头戴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