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动起重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77810.1 | 申请日: | 2022-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5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孙煌杰;阮素丽;朱广超;严可;罗叙华;郑方敢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南特起重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00 | 分类号: | B66C13/00;B24B27/033;B24B55/12;B24B41/00 |
代理公司: | 绍兴越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94 | 代理人: | 杜放 |
地址: | 312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动 起重机 | ||
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动起重机,涉及起重机技术领域。该气动起重机,包括气动起重机本体、固定架、电机、线辊、钢丝绳、固定杆、排线轮,所述排线轮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转动槽,两个转动槽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两个呈“L”形的连接杆,两个连接杆的后端均镶嵌有转动球,两个转动球的表面分别与两个转动槽的内壁滑动连接,两个连接杆远离排线轮的一端设置有清理机构。通过清洁机构的设置,使起重机在使用的同时将钢丝绳上的锈迹进行清理,进而使操作人员不需要另外对钢丝绳进行清理,进而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轻了操作人员的负担,同时装置的清理速度与钢丝绳的速度相同,进而大大提高了装置对钢丝绳的清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起重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动起重机。
背景技术
起重机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垂直提升和水平搬运重物的多动作起重机械。又称天车,行吊,吊车等,在目前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的转运和装卸车工序往往都离不开起重机,起重机一般分为电动,液压和气动等类型,对于一些特定场合的轻型起重机,往往采用全气动模式,其中气动塔吊是塔式起重机的一种。
然而现有的气动塔吊,为了提高塔吊本身的抗风性,因此气动塔吊的卷扬机处于暴露在外界的状态,进而当外界下雨时,雨水会与卷扬机上的钢丝绳接触,进而造成钢丝绳的生锈,如果不对钢丝绳上的锈迹进行处理,会造成钢丝绳的锈迹扩大,使钢丝绳的承载重物能力下降,进而影响塔吊的使用。
然而目前的对钢丝绳的除锈统常为人工对钢丝绳的表面进行擦拭,而由于塔吊的高度较高,进而钢丝绳的长度较长,进而人工除锈非常的麻烦,效率较低,对人工的负担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气动起重机,能够解决钢丝绳上的锈迹不易处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动起重机,包括气动起重机本体、固定架、电机、线辊、钢丝绳、固定杆、排线轮,所述固定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杆,排线轮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转动槽,两个转动槽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两个呈“L”形的连接杆,两个连接杆的后端均镶嵌有转动球,两个转动球的表面分别与两个转动槽的内壁滑动连接,两个连接杆远离排线轮的一端设置有清理机构。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固定架的右侧与线辊固定连接,线辊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固定架内壁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固定杆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架内壁的左右两侧,排线轮的内圈与固定杆的表面转动连接,钢丝绳的后端设置在线辊的表面,钢丝绳远离线辊的一端与排线轮的表面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第一清理壳、第二清理壳,第一清理壳与第二清理壳分别与两个连接杆的前端活动连接,两个滑杆的表面均贯穿第一清理壳与第二清理壳的表面,第一清理壳与第二清理壳的内部均与两个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第一清理壳表面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连接槽,第一清理壳表面开设有呈半个沙漏形的通孔,通孔的内壁与钢丝绳的表面滑动连接,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钢刷,通孔内壁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两个呈相对倾斜设置的滑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清理壳表面的下侧开设有与两个滑槽相连通的收集槽。
优选的,所述连接槽内壁的前侧开设有卡槽,卡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卡块,卡块的右侧为斜面,卡块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贯穿第一清理壳表面的拉杆。
优选的,所述拉杆的表面活动套接有与卡块的前侧固定连接的弹性组件,弹性组件远离卡块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卡槽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第二清理壳表面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呈“凸”形的卡杆,两个卡杆的表面分别与两个连接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清理壳的表面同样设置有与第一清理壳呈镜像设置的通孔、钢刷、滑槽、收集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南特起重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南特起重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778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