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脉范围划定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077376.7 | 申请日: | 2022-0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169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 发明(设计)人: | 康风光;赵荣;董春;杨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6F16/29 | 分类号: | G06F16/29;G06T17/05 |
| 代理公司: | 北京星通盈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52 | 代理人: | 李筱 |
| 地址: | 10003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脉 范围 划定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山脉范围划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收集山脉资料;
对所述山脉资料进行特征分析,确定提取规则;
根据所述提取规则,提取山脉轮廓线;
针对所述山脉轮廓线,对山脉范围进行修正,得到山脉范围界线数据;
针对所述山脉范围界线数据进行地图制图综合,得到山脉制图范围数据;
所述根据所述提取规则,提取山脉轮廓线,包括:
依据行政区划数据、DEM数据、山峰点数据、山脉走向线数据、地貌区划数据、文献资料以及地貌类型数据,得到基础数据;
将所有基础数据进行叠加形成底图;
根据所述底图,对原始DEM数据进行渲染,获取具有立体效果的地形数据;
在所述立体效果的地形数据上加载地貌分区矢量面图层,按名称匹配对应山脉分区,作为山脉初始轮廓线;
使用矢量要素编辑工具,根据所述提取规则,对所述山脉初始轮廓线的折点进行扩展或收缩,得到山脉轮廓线;
所述针对所述山脉范围界线数据进行地图制图综合,得到山脉制图范围数据,即针对制图中会出现边界重叠现象,采用制图综合工具集对边界进行化简,包括:
设定第一容差移除多余折点;
设定第二容差将棱角进行平滑处理;
设定第三容差对山脉范围界线进行平滑,得到山脉制图范围数据;
对山脉范围界线进行平滑:采用指数核的多项式来平滑边界线,即PAEK算法,依据起始位置至当前位置沿线各点的加权坐标平均值计算当前点坐标,每个点的权重随着沿线至当前点的距离而减小;平滑线无需包括除端点外的原始线上的所有顶点或者某一顶点。
2.一种山脉范围划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采集模块、规则确定模块、轮廓线提取模块、山脉修正模块、山脉综合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规则确定模块、轮廓线提取模块、山脉修正模块、山脉综合模块依次顺序相连接;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收集山脉资料;
所述规则确定模块用于对所述山脉资料进行特征分析,确定提取规则;
所述轮廓线提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提取规则,提取山脉轮廓线;
所述山脉修正模块用于针对所述山脉轮廓线,对山脉范围进行修正,得到山脉范围界线数据;
所述山脉综合模块用于针对所述山脉范围界线数据进行地图制图综合,得到山脉制图范围数据;
所述轮廓线提取模块包括:基础数据单元、底图形成单元、渲染单元、初始轮廓线单元、扩展收缩单元;
所述基础数据单元、底图形成单元、渲染单元、初始轮廓线单元、扩展收缩单元依次顺序相连接;
所述基础数据单元用于行政区划数据、DEM数据、山峰点数据、山脉走向线数据、地貌区划数据、文献资料以及地貌类型数据,得到基础数据;
所述底图形成单元用于将所有基础数据进行叠加形成底图;
所述渲染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底图,对原始DEM数据进行渲染,获取具有立体效果的地形数据;
所述初始轮廓线单元用于在所述立体效果的地形数据上加载地貌分区矢量面图层,按名称匹配对应山脉分区,作为山脉初始轮廓线;
所述扩展收缩单元用于使用矢量要素编辑工具,根据所述提取规则,对所述山脉初始轮廓线的折点进行扩展或收缩,得到山脉轮廓线;
所述山脉综合模块针对制图中会出现边界重叠现象,采用制图综合工具集对边界进行化简,包括:
设定第一容差移除多余折点;
设定第二容差将棱角进行平滑处理;
设定第三容差对山脉范围界线进行平滑,得到山脉制图范围数据;
对山脉范围界线进行平滑:采用指数核的多项式来平滑边界线,即PAEK算法,依据起始位置至当前位置沿线各点的加权坐标平均值计算当前位置坐标,每个点的权重随着沿线至当前点的距离而减小;平滑线无需包括除端点外的原始山脉范围界线上的所有顶点或者某一顶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7737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