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铁道床内嵌式反吹吸尘清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76735.7 | 申请日: | 2022-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7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攀;彭小洋;魏孔河;范伟;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新一驱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H8/10 | 分类号: | E01H8/10;B01D46/00;B01D53/26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德明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60 | 代理人: | 张小娟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铁 道床 内嵌式 反吹 吸尘 清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道床内嵌式反吹吸尘清洁装置,其包括风机、吸风管道、过滤箱、吹风管道、吸尘模块和用于与铁隧道清洗车下部连接的安装架,安装架的四周均安装有柔性挡板,柔性挡板围绕形成回字型围堰式矩形空间;风机的进风口与吹风管道的一端连通,吹风管道的另一端设置于吸尘模块内;过滤箱一侧与风机的出风口连通,吸风管道的一端与过滤箱的另一侧连通,吸风管道的另一端位于吸尘模块内;吸尘模块在回字型围堰式矩形空间内部形成反吹上升涡流,实现对地铁道床的清洁工作,清洁过程利用风源不需要喷水,从而节约了水资源,达到了节能环保、冬季防冻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铁清洁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铁道床内嵌式反吹吸尘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城市轨道交通尤其是地铁交通日益发达,截至2020年底,中国大陆地区(不包含港、澳、台)共有45个城市开通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244条,运营线路总长度7969.7公里。其中,地铁运营线路6280.8公里,占比78.8%,这也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的正常交通出行及日常生活和工作。但是由于地铁车辆行驶的活塞效应,将会不可避免地带起隧道内的部分尘土,从而使隧道内的照明和交通信号灯变暗,监控摄像效果变差,机电设备更易老化、发生故障。电气设备故障中很多是因为灰尘长期积累而产生的,如局部短路、漏电、发热元件散热不良导致的各种故障等。灰尘对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危害极大,必须加强管理,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将灰尘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从而保证地铁运营设备的安全运行,方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地铁隧道的半封闭空间内,一些地铁站点的粉尘浓度超标比较严重,其中车轮与轨道摩擦产生的铁屑等金属微粒粒径为0.2~5.0μm的呼吸性粉尘,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必须加以清除。因此,为了改善地铁运营环境,提高地铁运营设备的可靠性和舒适性,必须对隧道道床上沉积的粉尘进行定期的清扫清洁。
对于地铁隧道,其内部空间相对封闭,空间狭窄,人工清洗清洁效率低、作业困难。因此,必须采用专业设备对隧道进行清洗。现有隧道清扫设备都有一个共同的弊病,就是很难应付隧道内道床多变的凹凸不平的路况,即对隧道内的路面平整度要求严格。目前对于道床表面灰尘的清扫方法主要有三种:刷扫式除尘、清洗式除尘、吸附式除尘。对于刷扫式除尘,刷扫式清扫车在清扫过程中扬尘严重,无法清除物体表面的细微灰尘,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对于清洗式除尘,由于要喷水,不但浪费水资源,北方冬季气候寒冷,容易结冰,影响正常作业及地铁车辆运行安全;对于吸附式除尘,针对一些固结在物体表面的灰尘,清扫效果较差,而且在粉尘多时,二次扬尘大多依然严重,难以根本上消除,特别是在北方风沙较大的地区,这种现象更为突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铁道床内嵌式反吹吸尘清洁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地铁清洁装置因功能单一而导致地铁隧道的清洁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了一种地铁道床内嵌式反吹吸尘清洁装置,其包括风机、吸风管道、过滤箱、吹风管道、吸尘模块和用于与铁隧道清洗车下部连接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四周均安装有柔性挡板,所述柔性挡板围绕形成回字型围堰式矩形空间;
所述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吹风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吹风管道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吸尘模块内;所述过滤箱一侧与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所述吸风管道的一端与过滤箱的另一侧连通,吸风管道的另一端位于吸尘模块内;吹风管道的另一端穿过吸风管道管壁位于其内部;
吸尘模块包括与吹风管道和吸风管道连通的内嵌式反吹吸尘口,内嵌式反吹吸尘口设置于回字型围堰式矩形空间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新一驱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新一驱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767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