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硒化铟可饱和吸收体的被动调Q光纤激光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75121.7 | 申请日: | 2022-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14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孙硕;杨伟华;张文飞;李亚男;刁光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亚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3/067 | 分类号: | H01S3/067;H01S3/094;H01S3/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硒化铟可 饱和 吸收体 被动 光纤 激光器 | ||
1.一种基于硒化铟可饱和吸收体的被动调Q光纤激光器,其特征在于:由泵浦光源(1)和环形激光谐振腔(10)组成,其中环形激光谐振腔包括,波分复用器(2)、掺铒光纤(3)、偏振控制器一(4)、偏振无关隔离器(5)、单模光纤(6)、硒化铟可饱和吸收体(7)、偏振控制器二(8)和输出耦合器(9)依次连接构成,总腔长118.1m;
所述泵浦光源(1)的输出端和波分复用器(2)的泵浦端相连,波分复用器(2)的输出端与掺铒光纤(3)的一端相连,掺铒光纤(3)的另一端与偏振控制器一(4)的一端相连,偏振控制器一(4)的另一端与偏振无关隔离器(5)的输入端相连,偏振无关隔离器(5)的输出端与单模光纤(6)的一端相连,单模光纤(6)的另一端与硒化铟可饱和吸收体(7)的一端相连,硒化铟可饱和吸收体(7)的另一端与偏振控制器二(8)的一端相连,偏振控制器二(8)的另一端与输出耦合器(9)的输入端相连,输出耦合器(9)的95%输出端与波分复用器(2)的信号端相连;
所述泵浦光源(1)提供连续的激光输入,进入谐振腔中通过波分复用器(2)和掺铒光纤(3),实现粒子数反转完成激光的增益过程,由偏振无关隔离器(5)保证腔内的光单向传输,通过硒化铟可饱和吸收体(7)的饱和吸收,把连续激光器经增益后产生的杂乱的多脉冲,调制为有序的超短脉冲,通过调节泵浦光源(1)的功率值和调节偏振控制器一(4)和偏振控制器二(8)的方向,可以实现稳定的锁模脉冲,在输出耦合器(9)的5%输出端口输出1.5μm波段的激光;
所述光纤激光器当泵浦功率为412mW时,最大调Q脉冲能量高达112.97nJ。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硒化铟可饱和吸收体的被动调Q光纤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浦光源(1)为976nm激光二极管泵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硒化铟可饱和吸收体的被动调Q光纤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分复用器(2)的工作波长为980nm/155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硒化铟可饱和吸收体的被动调Q光纤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掺铒光纤(3)长1m,型号为Er80-8/1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硒化铟可饱和吸收体的被动调Q光纤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耦合器(8)的耦合比为5:95,5%的输出端输出腔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硒化铟可饱和吸收体的被动调Q光纤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器件之间均通过单模光纤熔接。
7.基于硒化铟可饱和吸收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将0.1g所得的硒化铟纳米晶体与40ml酒精中混合,将混合物置于超声波清洗机中超声处理3小时,并离心20分钟,得到硒化铟分散溶液;
S2:将S1所得硒化铟分散液与浓度为4wt.%的聚乙烯醇溶液以3:4体积比混合,超声处理3h后将分散液均匀旋涂在蓝宝石衬底上干燥后,即可制得硒化铟/聚乙烯醇复合薄膜;
S3:将S2所得硒化铟/聚乙烯醇复合薄膜裁剪成1×1mm2的小片并将其转移到光纤跳线端面,与另一光纤跳线用光纤法兰适配器连接起来,形成基于硒化铟的可饱和吸收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亚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亚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7512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