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蚯蚓-植物-生物炭耦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74371.9 | 申请日: | 2022-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25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 发明(设计)人: | 刘嫦娥;段昌群;潘瑛;赵永贵;字玉奋;唐彬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B09C1/08;B09C1/10;A01K67/033;A01G22/00;A01B7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刘妮 | 
| 地址: | 650091***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蚯蚓 植物 生物 耦合 修复 重金属 污染 土壤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蚯蚓‑植物‑生物炭耦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包括采集待修复土壤的样本,对采集的土壤样本进行检测,确定土壤样本中重金属的含量;进行生物炭的制备,并选择蚯蚓品种与修复植物;基于土壤样本的检测结果确定生物炭的用量以及蚯蚓的投放量;基于确定的生物炭的用量将制备的生物炭均匀的撒施在预处理后的土壤表面,翻耕混合均匀;基于确定的蚯蚓的投放量将预先培养好的蚯蚓投放至翻耕后的土壤中;并将修复植物种植于投放蚯蚓的土壤中,并再次施加有机肥;进行植物与蚯蚓的田间管理,本发明能够有效进行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的修复,改良土壤的品质,同时修复效率高,修复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蚯蚓-植物-生物炭耦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重金属作为土壤中主要的污染源,可能通过煤炭燃烧、矿区开采、化工等多种渠道进入林地生态系统。
重金属污染不能被降解,具有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的重大影响,且在人体积累后对人身健康等造成巨大的危害。重金属可以通过直接摄入、皮肤接触、吸收等各种途径危害人体。此外,重金属污染是隐蔽、持久且不可逆转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不仅使土壤性质恶化,植被减少,并且土壤重金属污染直接威胁土壤动物的生存繁衍,使土壤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受到严重影响。
现有技术虽然有利用蚯蚓进行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内容,但是修复效率慢,修复效果差。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现有技术虽然有利用蚯蚓进行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内容,但是修复效率慢,修复效果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蚯蚓-植物-生物炭耦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及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利用蚯蚓-植物-生物炭耦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包括:
步骤一,采集待修复土壤的样本,对采集的土壤样本进行检测,确定土壤样本中重金属的含量;
步骤二,进行生物炭基质的制备,并选择蚯蚓品种与修复植物;基于土壤样本的检测结果确定生物炭基质的用量以及蚯蚓的投放量;
步骤三,基于确定的生物炭基质的用量将制备的生物炭基质均匀的撒施在预处理后的土壤表面,翻耕混合均匀;
步骤四,基于确定的蚯蚓的投放量将预先培养好的蚯蚓投放至翻耕后的土壤中;并将确定的修复植物种植于投放蚯蚓的土壤中,并再次施加有机肥;进行植物与蚯蚓的田间管理;
步骤五,连续进行2~3个周期的修复植物种植,每个种植周期初始阶段均施加生物炭基质。
进一步,所述对待修复的土壤进行预处理包括:
首先,将待修复的土壤表面耙平,去除石块以及其他杂物,得到平整的土壤;
其次,制备有机肥,将制备的有机肥撒施在土壤表面,并进行翻耕,令有机肥与土壤进行充分混合;
最后,将土壤表面再次耙平,得到预处理后的待修复土壤。
进一步,所述生物炭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废弃树枝经炭化处理得到有机炭产物,有机炭产物在烘干、粉碎后置于生物炭炉中热解;
(2)热解完成后冷却至室温,然后进行酸洗,再用去离子水冲洗至中性,过滤后烘干,自然冷却至室温;
(3)加入土壤改良剂进行搅拌混合,混合后研磨过80~120目筛,得生物炭基质。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的有机炭产物的烘干温度为80~90℃,热解温度为500~5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大学,未经云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743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