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能气动抽液泵系统及其抽液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72602.2 | 申请日: | 2022-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52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 发明(设计)人: | 钟建文;宋心朋;冯居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之井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F1/00 | 分类号: | F04F1/00;F04F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84 | 代理人: | 郭衍飞 |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河北区铁东路街志成路***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能 气动 抽液泵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热能气动抽液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聚热装置(1)、气路循环系统(2)、液路系统(3),所述聚热装置(1)与所述气路循环系统(2)连通,所述气路循环系统(2)包括进气管(21)、回气管(22)和具有弹性的用于储存气体的储气部(23),所述进气管(21)、所述回气管(22)与所述储气部(23)均连通,所述液路系统(3)包括储液部(33)和排液管路(32),所述储液部(33)与所述排液管路(32)连通,所述储气部(23)内设于所述储液部(33),所述聚热装置(1)用于加热气体驱动其沿所述气路循环系统(2)循环流动,使升温后的气体通过进气管(21)进入储气部(23),气体经伺服装置(10)降温后通过回气管(22)回流到聚热装置(1),所述储气部(23)膨胀压缩以使所述储液部(33)的液体经由所述排液管路(32)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能气动抽液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液泵系统由热能驱动,以气体为能量传递介质,气路循环系统(2)为封闭式单向连续循环回路,工作过程不与外界发生气体质量的交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能气动抽液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部(33)包括至少两个液腔,每个液腔的底部均开设有进液口(31),所述进液口(31)上设有进液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能气动抽液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部(23)包括至少两个气囊,每个气囊设有容积变化的储气空间(6),所述储气空间(6)的容积不大于所述液腔的容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能气动抽液泵系统,其特征在于,进气管(21)通过第一换向阀(7)对称地分为进气支管I(211)和进气支管II(212),进气支管I(211)、进气支管II(212)与气囊相连通,第一换向阀(7)用于切换进气管I(21)与进气支管I(211)和进气支管II(212)的连通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能气动抽液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回气支管I(221)和回气支管II(222)通过第二换向阀(8)与回气管(22)相连通,回气支管I(221)、回气支管II(222)与气囊相连通,第二换向阀(8)用于切换回气支管I(221)和回气支管II(222)与回气管(22)的连通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能气动抽液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支管I(211)和所述进气支管II(212)均采用保温隔热管材,所述回气支管I(221)和所述回气支管II(222)均采用导热性能好的管材以使管道内气体充分向外界传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能气动抽液泵系统,其特征在于,伺服装置10至少具备冷却或伺服增压功能。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能气动抽液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管路(32)通过汇液阀(9)与所述液腔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能气动抽液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阀(5)、所述汇液阀(9)均设置为单向止回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之井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之井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7260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