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组份环氧树脂复合原料智能加工设备及其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70603.3 | 申请日: | 2022-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0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许荣真;袁德江;张腾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荣真 |
主分类号: | B29B7/18 | 分类号: | B29B7/18;B29B7/22;B08B9/08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组份 环氧树脂 复合 原料 智能 加工 设备 及其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组份环氧树脂复合原料智能加工设备及其加工工艺,涉及环氧树脂原料处理技术领域,包括装置主体、驱动电机、支架和出料阀门,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焊接在支架的顶部,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装置主体的顶部,所述装置主体的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出料阀门,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主转杆、连接轴心、辅助搅拌设备和限制支撑框架。本发明中,内部支撑框架配合加强杆的使用,将主转杆与辅助搅拌设备进行连接,大幅度的提高了整个设备的坚固性与稳定性,从而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处理质量更重、体积更大的树脂原料,便于进行大规模的使用,而底部的树脂容易堆积在一起,采用高分子缓冲杆可以对质量更重的树脂进行搅动,以达到延长此装置使用寿命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氧树脂原料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组份环氧树脂复合原料智能加工设备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树脂通常是指受热后有软化或熔融范围,软化时在外力作用下有流动倾向,常温下是固态、半固态,有时也可以是液态的有机聚合物。广义上的定义,可以作为塑料制品加工原料的任何高分子化合物都称为树脂。在进行树脂处理的同时,其内部非常容易出现原料堆积导致搅拌不均匀的情况出现,并且在搅拌的使用,装置的内壁上往往会残留大量的树脂原料,因此会产生严重的资源浪费,不以利于进行长时间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达到对树脂进行局部、和整体进行分开搅拌的目的,使其产生不同的速度,从而将各种原料充分的融合在一起,并且避免造成资源浪费的情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组份环氧树脂复合原料智能加工设备,包括装置主体、驱动电机、支架和出料阀门,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焊接在支架的顶部,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装置主体的顶部,所述装置主体的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出料阀门,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主转杆、连接轴心、辅助搅拌设备和限制支撑框架,所述主转杆的底部活动安装在连接轴心的内部,所述主转杆的两侧设置有辅助搅拌设备,所述主转杆和辅助搅拌设备均安装在限制支撑框架的内部,所述主转杆与辅助搅拌设备的顶部均活动连接在驱动电机的内部,所述辅助搅拌设备包括转动轴、加强杆、刮取层、分流搅拌环和弹性回复环,所述转动轴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刮取层的顶部,所述分流搅拌环和弹性回复环均固定安装在转动轴上,所述弹性回复环位于分流搅拌环的上方,所述弹性回复环通过设置的转动轴与分流搅拌环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杆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弹性回复环的内部,所述加强杆环绕在转动轴的周围。
优选的,所述主转杆的两侧均设置有卡接扣,所述限制支撑框架的架身活动连接在卡接扣的内部,所述限制支撑框架的底部设置有高分子缓冲杆,所述高分子缓冲杆贯穿连接轴心,所述限制支撑框架的两侧设置有内壁清理片。
优选的,所述弹性回复环包括外部框架、内部回复弹片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端口处固定连接在外部框架的内壁上,所述连接杆与连接杆之间设置有内部回复弹片,所述内部回复弹片的内部设置有高弹性弹簧,所述高弹性弹簧的两端固定连接在内部回复弹片的内壁上,所述高弹性弹簧的中心部位固定安装有弹性拨片,所述内部回复弹片通过设置的高弹性弹簧与弹性拨片之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分流搅拌环包括承载主体、波纹缓冲层和高速搅拌扇,所述承载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波纹缓冲层,所述承载主体的边缘处固定安装有高速搅拌扇,所述波纹缓冲层位于高速搅拌扇与承载主体之间。
优选的,所述高速搅拌扇包括树脂冲击接收扇叶和支撑台,所述树脂冲击接收扇叶位于高速搅拌扇的中心部位,所述高速搅拌扇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分流引导齿槽,所述高速搅拌扇的两侧开设有树脂流通孔,所述分流引导齿槽位于高速搅拌扇的前后两端。
优选的,所述内壁清理片包括安装连接板和限制导杆,所述限制导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安装连接板的内壁上,所述限制导杆的内部开设有定位凹槽,所述安装连接板的顶部开设有流通口,所述限制导杆自身设置有一定的角度倾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荣真,未经许荣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706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驱动装置
- 下一篇:带有特定波长滤光器的传感器封装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