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法骨料预分选系统及楼式制砂工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70084.0 | 申请日: | 2022-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056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怀昆;丁星;陈鹤;杨成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山美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1/00 | 分类号: | B02C21/00;B02C23/08;B02C23/14 |
代理公司: | 上海博泰明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470 | 代理人: | 刘纪红 |
地址: | 2014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料 分选 系统 楼式制砂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干法骨料预分选系统,提供抛物线式自沉降上料,无动力选粉机的粗砂分选区与中、细砂分选区之间设置区域调节翻板阀,粗砂分选区连通粗砂出料口,中、细砂分选区连通中、细砂出料口,石粉分散区通过负压抽吸管道连通压变频风机和储粉罐。还提提供一种楼式制砂工艺系统,包括:主楼体的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干法骨料预分选系统、筛分系统、缓冲料仓、拌湿机和破碎系统,干法骨料预分选系统预分选的粗砂进入所述筛分系统进行筛分分级,中、细砂进入拌湿机,筛分系统的筛上粗粒级的石子通过缓冲料仓对破碎系统进行返料闭循环,筛下的中、细砂进入拌湿机进行级配,对骨料进行预分选,减少动力设备,减轻筛分负荷,减少循环破碎负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制砂工艺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法骨料预分选系统及楼式制砂工艺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机制砂的使用普及,目前很多制造商都推出了干法制砂系统,干法制砂的传统工艺为:破碎后的物料直接进入筛分设备进行筛分,粒径大于2.5mm的物料返回破碎机循环破碎。此工艺的弊端是:入筛原料中含有个骨料粒级范围较宽,且含有较多石粉,因此筛分机要选用较大型号,返回物料比实际需返料量大,难破碎的物料经过破碎机的反复冲击后增加了机制砂的含粉率,导致成品砂的获得率下降,产品粒度不均匀,产品级配不优。
一般情况下,采用传统工艺,成品砂中3~1.2mm的粗粒砂和小于0.15mm的超细砂较多,而1.2~0.15mm的中、细砂占比较小,出现两端多中间少的现象,且石粉含量高,虽然以上工艺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能满足中砂细度模数的计算要求,但是级配不够合理。
石粉是在生产机制砂的过程中无法避免的,对其合理的利用将是有利于混凝土的合成的,因此石粉含量的标准随着行业的发展在逐步被放宽,现阶段国家标准规定:当MB值合格时,石粉含量应小于10%,对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高强度混凝土用砂中最大石粉量为5%,采用立轴式制砂机所产生的机制砂石粉含量一般会达到10%~15%,如果机制砂原料是由反式破碎机或圆锥破碎机所产出的混合料,石粉含量可能会达到15~20%或者更多,如果一味的追求较低的石粉含量,将造成部分细砂流失,影响成品砂的获得率。
因此为优化干法制砂工艺,本发明提出一种作为预先分选的干法骨料预分选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干法骨料预分选系统,目的在于解决传统机制砂的工艺线上在粗、中、细砂及石粉混料严重的初级分选阶段就使用动力筛进行动力筛分造成的粗砂不能被有效选出,破碎无效返料量大,过粉碎严重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干法骨料预分选系统,包括:
上料系统:提供抛物线式自沉降上料;
无动力选粉机:包括衔接所述上料系统上料的骨料入料口,粗砂分选区、中、细砂分选区和石粉分散区,所述粗砂分选区与所述中、细砂分选区之间设置区域调节翻板阀,所述粗砂分选区连通粗砂出料口,所述中、细砂分选区连通中、细砂出料口;
负压抽吸系统:包括负压变频风机、负压抽吸管道和储粉罐,所述石粉分散区通过所述负压抽吸管道连通所述压变频风机和所述储粉罐。
优选的,中、细砂分选区的一侧设置第一石粉出料通道,所述第一石粉出料通道,其XZ平面的中截面形状为上大下小的喇叭形状,包括上截面和下截面,所述上截面为沿Z轴的方向竖直设置,所述下截面为与X轴夹角大于45度的倾斜设置,所述下截面与所述中、细砂出料口的上缘连接设置。
优选的,第一石粉出料通道包括鼓风段,所述鼓风段设置鼓风孔,所述鼓风孔处设施防尘板,所述鼓风段的外部设置鼓风通道,所述鼓风通道连接鼓风机。
优选的,第一石粉出料通道还包括沉降接料段,所述沉降接料段包括沉降出料口,所述沉降出料口设置于所述第一石粉出料通道的下底面上,所述沉降出料口连通出料溜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山美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山美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700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