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节能的旋转式蓄热焚烧炉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68789.9 | 申请日: | 2022-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44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林文川;蒋键跃;梁永祥;张君益;於凤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琳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20 | 分类号: | F23G5/20;F23G5/44;F23G5/46;F23J1/06;F23B80/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天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高坤明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节能 旋转 蓄热 焚烧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效节能的旋转式蓄热焚烧炉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连接部件和设置于连接部件内部的焚烧炉本体,还包括:驱动电机,通过L型连板固定连接在焚烧炉本体外壁,驱动电机输出端穿过L型连板并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穿过焚烧炉本体连接有往复摆动装置,焚烧炉本体内部设置有与往复摆动装置相匹配的滤网;废料清理装置,转动连接在焚烧炉本体外壁,热能循环助燃装置,转动连接在焚烧炉本体内部,热能循环助燃装置远离焚烧炉本体的一端外壁连接有过滤器,过滤器连接在焚烧炉本体顶部并与其相连通;本申请有效保证物料进行充分燃烧,对长时间使用后堆积的灰渣进行清理,极大程度提高了该装置的自动化清理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焚烧炉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效节能的旋转式蓄热焚烧炉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废气焚烧炉是利用辅助燃料燃烧所发生热量,把可燃的有害气体的温度提高到反应温度,从而发生氧化分解的设备。废气焚烧炉有“直燃式”和“蓄热式”。所谓“直燃式”指仅烧掉废气,热量不回收。但覆铜板行业所使用的废气焚烧炉多数都将热量回收,用来给上胶机加热。实际上,“直燃式”和“蓄热式”的原理是相同的,其差异只是炉膛中有否蓄热材料的区分。废气焚烧炉适用于喷涂和烘干设备的废气处理,及石油化工、医药等行业散发的有害气体净化,目前,企业在对废品与垃圾进行处理的时候,经常需要使用到焚烧炉。
针对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201920516216.1)所提出的一种旋转式蓄热焚烧炉,包括底座,底座上面固定设有壳体,壳体内且位于底座上面设有旋转炉,旋转炉内部且靠近底端处设有隔板,隔板与旋转炉形成燃烧室,旋转炉位于隔板下面的外侧面上设有若干个通孔,旋转炉伸入底座内的一端外侧边缘设有齿轮一,底座上面且位于壳体侧边处设有电机一,电机一的传动轴伸入底座内的一端上设有与齿轮一相啮合的齿轮二,壳体的侧面上铰接设有门板一,燃烧室的侧面上铰接设有门板二,壳体的侧边处且与燃烧室连通设有过滤蓄热装置,壳体侧面上端处设有排气装置,底座内且位于旋转炉的中间处设有旋转搅拌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具有可旋转拨弄燃烧物、可对燃烧室进行保温操作等优点。
但是该装置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1、该装置采用旋转拨弄燃烧物,这种方式难以保证物料进行充分燃烧,且一直旋转容易导致燃烧物在炉体内部飞转影响物料的燃烧;2、焚烧炉长时间使用后灰渣容易堆积,不便于对其进行清理,自动化程度较低,若使用人工对其进行清理不仅效率低且对人体有损害;3、经过过滤后的燃烧尾气直接排放到空气造成热量资源的,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高效节能的旋转式蓄热焚烧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该装置采用旋转拨弄燃烧物,这种方式难以保证物料进行充分燃烧,且一直旋转容易导致燃烧物在炉体内部飞转影响物料的燃烧;焚烧炉长时间使用后灰渣容易堆积,不便于对其进行清理,自动化程度较低,若使用人工对其进行清理不仅效率低且对人体有损害;经过过滤后的燃烧尾气直接排放到空气造成热量资源的,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节能的旋转式蓄热焚烧炉,包括连接部件和设置于连接部件内部的焚烧炉本体,还包括:
驱动电机,通过L型连板固定连接在焚烧炉本体外壁,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穿过L型连板并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穿过焚烧炉本体连接有往复摆动装置,所述焚烧炉本体内部设置有与往复摆动装置相匹配的滤网;
废料清理装置,转动连接在焚烧炉本体外壁,所述废料清理装置与转动轴之间通过第一皮带部件相配合,用于对废料的处理与收集;
热能循环助燃装置,转动连接在焚烧炉本体内部,所述热能循环助燃装置远离焚烧炉本体的一端外壁连接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连接在焚烧炉本体顶部并与其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琳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琳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687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