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良金黄壳色马氏珠母贝生长的制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66738.2 | 申请日: | 202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28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何毛贤;张华;刘文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54 | 分类号: | A01K61/54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朱聪聪;刘明星 |
地址: | 51145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金黄 壳色马氏 珠母 生长 制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良金黄壳色马氏珠母贝生长的制种方法。(1)从具有快速生长特性的马氏珠母贝群体挑选雌性个体作为母本,以长耳珠母贝雄性个体作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然后通过群体内自繁,扩大群体数量;(2)从步骤(1)中获得的扩繁群体中挑选性腺成熟的雌性个体作为母本,从马氏珠母贝金黄壳色品系中挑选雄性、且外壳颜色为黄色的个体作为父本,进行人工受精、培育和养殖,获得改良金黄壳色马氏珠母贝。该方法可改良黄壳个体的大小又能保障其壳色纯度,便于其生产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动物遗传育种技术和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良金黄壳色马氏珠母贝生长的制种方法。
背景技术:
研究表明,个体在生长过程中对贝壳颜色的选择与其生长环境(包括水域的温度、盐度等)、地理位置和生理因素都有着一定的相关性。根据对一些贝类的研究报道,壳色多态性是简单的孟德尔式遗传,但是壳色的选择与生长性状、生理性状和一些经济性状是否具有必然的联系,都没有明确的结论。
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 Dunker)隶属于双壳纲、珍珠贝科、珠母贝属,是一种重要的海水珍珠养殖贝类,其壳表呈褐色,常有数条黑褐色放射纹。其它壳表颜色较少见。
日本马氏珠母贝Pinctadafucata martensii的壳色包括红色、褐色、黄色和棕色,Wada K.T.等(1983,1990,1994,1996)发现在野生和养殖群体里白色贝非常稀少,曾在一些自交群体里发现过白色个体。白壳色性状有可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而且其产生的珠不含黄色素,将白色个体作为小片贝,对于培育优珠是有利的,但白色壳近交系的个体总重和成活率远低于白壳/棕色壳杂交系的个体总重和成活率。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Lamarck)的壳色能够稳定的遗传,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Kraeuter J.et al,1984;ElekJ.A.et al,1985,1990;Adamkewicz L.et al,1988),理论上通过定向选育可以培育出不同壳色的海湾扇贝新品种。Gary等(1980)对贻贝Mytilus edulis不同壳色群体进行杂交,形成的分离家系的研究中,发现两个群体间的壳色多态性存在相当频率的差异,并且在不同群体间棕色个体比蓝色个体要小10%-20%。但John等(2004)对长牡蛎的研究发现,其平均个体重、成活率及生长率性状都与壳色素及外套膜缘色素没有相关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667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纯度甜蜜素生产工艺及其生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麻醉机用药物挥发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