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通道管成形模具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66636.0 | 申请日: | 202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59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群;王跃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C25/02 | 分类号: | B21C25/02;B21C23/0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敏玲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道 成形 模具 方法 | ||
1.一种微通道管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主体,模具主体上设有依次连通的入料通道、焊合室和成形通道,入料通道内形成多级依次连通的分流通道,焊合室内设有模芯颈部,模芯颈部一端连接由多个阵列分布的子模芯组成的模芯,子模芯用于微通道管内对应通道的成形,模芯探入成形通道,模芯颈部内形成连通子模芯间隙与分流通道的内壁通道,模芯颈部与焊合室之间形成连通分流通道与成形通道的外壁通道;
沿入料通道轴向,所述入料通道内依次设有至少两级分流桥,不同级分流桥相对于入料通道入口端面的距离相异;
所述分流桥分隔对应位置的入料通道形成多条分流通道,分流桥朝向入料通道入口端面的顶面为弧形面;
分流桥的朝向入料口的一端相对于上模入料端平面倾斜设置,其倾斜角的取值范围为20°-60°;
所述模芯颈部朝向焊合室一侧的表面为弧形的导流面;
子模芯侧壁远离模芯颈部的一端设有第一空刀,多个布置,空刀长度根据实际金属流动情况进行调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管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一端对接位于焊合室内的导流面,另一端探入成形通道并与成形通道间隔布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管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通道贯穿模芯颈部,导流面对应相邻子模芯间隙位置设有引流槽,引流槽连通内壁通道和外壁通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管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模芯呈矩形阵列布置,相邻子模芯之间形成内成形通道,以使材料形成工件内壁,模芯与成形通道之间形成外成形通道,以使材料形成工件外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管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焊合室底部设有阻流块以调节不同位置的供料速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管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模芯侧壁远离模芯颈部的一端设有第一空刀,以减少材料与局部子模芯侧壁的摩擦阻力,成形通道远离焊合室的一端设有第二空刀,以减少工件与成形通道的摩擦阻力。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管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主体包括至少两个模具单体,入料通道和成形通道位于不同的模具单体上。
8.一种微通道管成形方法,利用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微通道管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坯料投至入料通道并在分流通道作用下形成多股材料;
部分材料通过内壁通道进入子模芯间隙,形成工件内壁;部分材料通过外壁通道围绕模芯分布,形成工件外壁;
工件内壁和工件外壁在焊合室内接触焊合,并通过成形通道输出焊合后的微通道管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6663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路面字符划线装置及划线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调节枕头及检测睡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