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骨再生的BMP-2协同诱导体系及其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64791.9 | 申请日: | 202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72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蒋欣泉;林思涵;周名亮;杨光正;殷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L27/44 | 分类号: | A61L27/44;A61L27/5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3 | 代理人: | 贾慧琴;包姝晴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再生 bmp 协同 诱导 体系 及其 构建 方法 | ||
1.一种用于骨再生的BMP-2协同诱导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协同诱导体系包含载体,及负载于所述的载体上的协同体系成分,所述的协同体系成分包含骨形成蛋白BMP-2、生物活性离子Mg2+;
所述的Mg2+的浓度是5~10mmol/L;所述的载体包含明胶、海藻酸钠、透明质酸、甲基丙烯酸改性明胶、甲基丙烯酸改性海藻酸钠、甲基丙烯酸改性透明质酸、聚己内酯、磷酸钙、硅酸钙、钛合金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任意两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的协同诱导体系的载体形式是微球、支架、微球复合支架中的任意一种;
协同诱导体系,以Mg2+辅助BMP-2成骨来降低BMP-2使用剂量。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骨再生的BMP-2协同诱导体系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协同诱导体系的载体形式是微球,所述的微球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S1,筛选Mg2+最适浓度:在条件培养基中,Mg2+终浓度5~10mmoL/L,筛选能提升骨形成蛋白BMP-2成骨效应的Mg2+浓度;
S2,配制甲基丙烯酸改性海藻酸钠溶液,将骨形成蛋白BMP-2与Mg2+溶于其中作为混合溶液,使得Mg2+浓度在所述Mg2+最适浓度范围内,利用微流控技术制备得到BMP-2/Mg2+微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骨再生的BMP-2协同诱导体系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的甲基丙烯酸改性海藻酸钠溶液浓度为4%~7%。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骨再生的BMP-2协同诱导体系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的微流控技术中以所述的混合溶液作为水相,以玉米油、石蜡油、二氯甲烷、全氟化油中的任意一种作为油相。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骨再生的BMP-2协同诱导体系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协同诱导体系的载体形式是微球复合支架,所述的微球复合支架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S1,筛选Mg2+最适浓度:在条件培养基中,Mg2+终浓度0.8~20mmoL/L,筛选能提升骨形成蛋白BMP-2成骨效应的Mg2+浓度;
S2,配制甲基丙烯酸改性海藻酸钠溶液,将骨形成蛋白BMP-2与Mg2+溶于其中,利用微流控技术制备得到BMP-2/Mg2+微球;
S3,将所述的BMP-2/Mg2+微球埋入甲基丙烯酸改性明胶溶液中,作为打印材料,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得到BMP-2/Mg2+微球复合支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骨再生的BMP-2协同诱导体系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的甲基丙烯酸改性明胶溶液的浓度为4%~7%。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骨再生的BMP-2协同诱导体系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的BMP-2/Mg2+微球中,Mg2+的浓度为5mmol/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6479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