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热陶瓷材料的配方、电热陶瓷胚体的制备方法和发热件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61067.0 | 申请日: | 202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80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何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炻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195 | 分类号: | C04B35/195;C04B35/622;H05B3/1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名诚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3 | 代理人: | 何志钊 |
地址: | 51145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热 陶瓷材料 配方 陶瓷 制备 方法 发热 | ||
1.一种电热陶瓷材料的配方,其特征在于:包含堇青石,氧化铝,贵州黑粘土,石英,燧石,微晶瓷粉,氧化锝粉,氧化钨粉,氧化钪,氧化铕和聚乙烯醇,上述材料按重量配比的组成,
堇青石20%-60%;
氧化铝5%-30%;
贵州黑粘土1%-10%;
石英2%-10%;
燧石1%-10%;
微晶瓷粉1%-5%;
氧化锝粉0.2%-1%;
氧化钨粉0.1%-1%;
氧化钪0.2%-2%;
氧化铕0.1%-1%;
聚乙烯醇0.1%-1%。
2.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热陶瓷材料制成的电热陶瓷胚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材料按重量配比,堇青石50%,氧化铝15%,贵州黑粘土2%,石英5%,燧石5%,微晶瓷粉2%,氧化锝粉0.5%,氧化钨粉0.5%,氧化钪1%,氧化铕0.5%,聚乙烯醇0.5%;
步骤二:将步骤一材料混合,然后对混合后的材料利用球磨进行24小时的研磨,直至粗细度达到400目筛余;
步骤三:将步骤二的材料进行除铁处理,规定含铁量不高于总含量的0.01%;
步骤四:将步骤三的材料进行喷雾、干燥和造粒处理,形成大小为80目,含水量为5%-7%的颗粒;
步骤五:将步骤四的颗粒放置在密封的容器中进行陈腐处理48小时;
步骤六:将步骤五的颗粒,用粉末液压机压制成所需形状以及厚度的电热陶瓷胚体;
步骤七:将步骤六的电热陶瓷胚体放置在烘烤炉中烘烤,设定温度在200℃以下烘干,直至电热陶瓷胚体的含水量小于1%;
步骤八:将步骤七的电热陶瓷胚体放置在温度精度误差不能高于3℃的窑炉内,采用1350℃经过16小时烧制而成。
3.一种电热陶瓷材料的配方,其特征在于:包含堇青石,氧化铝,苏州黑粘土,生砂石,燧石,微晶瓷粉,五氧化二钽,氧化铽,氧化镥,氧化锝粉和聚丙烯酰胺,上述材料按重量配比的组成,
堇青石20%-65%;
氧化铝10%-35%;
苏州黑粘土5%-20%;
生砂石1%-10%;
燧石1%-8%;
微晶瓷粉0.5%-5%;
五氧化二钽0.1%-0.6%;
氧化铽0.1%-2%;
氧化镥0.1%-2%;
氧化锝粉0.1%-0.6%;
聚丙烯酰胺0.1%-0.8%。
4.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3所述电热陶瓷材料制成的电热陶瓷胚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材料按重量配比,堇青石45%,氧化铝25%,苏州黑粘土15%,生砂石5%,燧石4%,微晶瓷粉3%,五氧化二钽0.3%,氧化铽1%,氧化镥1%,氧化锝粉0.3%,聚丙烯酰胺0.4%;
步骤二:将步骤一材料混合,然后对混合后的材料利用球磨进行24小时的研磨,直至粗细度达到400目筛余;
步骤三:将步骤二的材料进行除铁处理,规定含铁量不高于总含量的0.01%;
步骤四:将步骤三的材料进行喷雾、干燥和造粒处理,形成大小为80目,含水量为5%-7%的颗粒;
步骤五:将步骤四的颗粒放置在密封的容器中进行陈腐处理48小时;
步骤六:将步骤五的颗粒,用粉末液压机压制成所需形状以及厚度的电热陶瓷胚体;
步骤七:将步骤六的电热陶瓷胚体放置在烘烤炉中烘烤,设定温度在200℃以下烘干,直至电热陶瓷胚体的含水量小于1%;
步骤八:将步骤七的电热陶瓷胚体放置在温度精度误差不能高于3℃的窑炉内,采用1350℃经过16小时烧制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电热陶瓷胚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窑炉采用温度精度误差小的辊道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炻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炻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6106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