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氧化碳捕集方法及捕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60888.2 | 申请日: | 202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7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苏晓东;彭扬;刘立兵;邹帅;吴成坤;魏之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阜宁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62 |
代理公司: | 苏州三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12 | 代理人: | 周仁青 |
地址: | 215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碳 方法 集装 | ||
1.一种二氧化碳捕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捕集方法包括:
S1、将硅粉和碱液混合,反应生成硅酸盐溶液;
S2、利用硅酸盐溶液吸附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盐或碳酸氢盐的胶体或固体;
S3、加热碳酸盐或碳酸氢盐的胶体或固体,释放二氧化碳气体并收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捕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还包括:
加热碳酸盐或碳酸氢盐的胶体或固体,得到硅酸盐;
将硅酸盐与水混合,得到硅酸盐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氧化碳捕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后还包括:
重复步骤S2和S3,循环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捕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粉为硅基光伏电池制造过程产生的废硅粉,所述碱液为硅基光伏电池制造过程产生的废碱液;
所述废硅粉的质量份数为1~10份,所述废碱液的质量份数为50~200份,废碱液中的碱质量份数为1%~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氧化碳捕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废气的气体流速为1~1000ml/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捕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的加热温度为30℃~3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捕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还包括:
通过水蒸气隔离膜对水蒸气进行隔离。
8.一种二氧化碳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捕集装置包括:
反应槽,用于盛放硅粉和碱液反应生成硅酸盐溶液;
第一通道,与反应槽内部相连通,用于向反应槽内部通入含有二氧化碳的废气,硅酸盐溶液与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盐或碳酸氢盐的胶体或固体;
加热器,位于反应槽的底部,用于加热碳酸盐或碳酸氢盐的胶体或固体,释放二氧化碳气体;
储罐,与反应槽内部相连通,用于收集反应槽内释放的二氧化碳气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氧化碳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捕集装置还包括:
第二通道,与反应槽内部相连通,且位于第一通道的上方,用于向反应槽内部通入水,以将硅酸盐与水混合得到硅酸盐溶液。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二氧化碳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槽内部位于第二通道上方还设有用于对水蒸气进行隔离的水蒸气隔离膜,所述储罐与反应槽内水蒸气隔离膜上方的空间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阜宁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大学;阜宁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6088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