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裂式髂静脉支架及其放置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60690.4 | 申请日: | 2022-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3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 发明(设计)人: | 袁丁;曹皓瑶;郑庭辉;王家嵘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F2/86 | 分类号: | A61F2/86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智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6 | 代理人: | 徐骥 |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裂 静脉 支架 及其 放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裂式髂静脉支架及其放置方法,包括位于病变静脉中相互连接的病变静脉远端段和病变静脉近端段,以及位于另一个髂总静脉的病变静脉对侧段,病变静脉远端段的一端设有连接部,在连接部上设有第一显影点,所述病变静脉远端段通过连接部与病变静脉对侧段的一端连接,且病变静脉对侧段与病变静脉远端段在两个髂总静脉汇合位置处形成倒V形,在病变静脉及其对侧采用分开连接的方式,这样可以顺着血液流动方向,使支架在左右两个髂总静脉的交汇处分裂开,形成V形结构,不仅匹配左右两个髂总静脉汇合位置的特殊形态避免移位,且支架不会进入下腔静脉中,并且这种方式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方便定位放置,易于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裂式髂静脉支架及其放置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恢复髂静脉通畅,对于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治疗方式主要采用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手术,其主要是在髂静脉病变位置实施支架植入术或球囊扩张术,简便、微创、远期通畅率高,在支架植入手术中;支架通常为镂空或编织的管状结构体,可用于病理改变的中空器官的再通。通过输送导管可将压缩状态的支架引入到待治疗的位置,采取一定的措施使之扩展,从而实现支撑效果。虽然目前市面上血管支架种类丰富,但并不能相互替换使用,必须考虑各部位血管的直径、生理解剖结构等,例如静脉与动脉的生理形态差异较大,静脉较动脉其血管直径较小、血管的弯曲形态更复杂、血管内组织构造复杂,对支架的定位、支撑性和柔顺性要求更高,因此,血管支架的结构根据应用场景往往需要进行特异性设计。
根据髂静脉倒“Y”形态的解剖学特点(双侧髂静脉向上汇入下腔静脉),目前临床使用的支架主要有两种:激光雕刻金属支架和金属编织支架。前者可准确定位放置于髂总静脉,但缺乏柔顺性,不能跨髋关节,不能很好地贴壁。后者容易发生短缩,支撑性差。而现有支架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①手术植入支架的过程中,支架的放置位置难以确定,支架的释放过程比较复杂,操作难度大;②为确保完全覆盖髂总静脉病变,支架需要部分释放进入下腔静脉,这样会使得原有的血流方向、血流腔形态和血液流场发生改变,植入后左右两个髂总静脉汇合处易出现血流扰动,甚至停滞,进而导致血栓的形成;③术后支架可能会存在移位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目前已有针对髂静脉支架提出斜口或(半)喇叭口设计,来减少支架进入下腔静脉的长度,然而统一的斜口角度并不能满足所有患者髂静脉形态的需求。与此同时,斜口支架或(半)喇叭口支架在放置时,并没有简化确定放置位置的方式方法,甚至还需要额外考虑斜面的方向,加大了医护人员的操作难度,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另外,有团队提出Y型支架的设计方案,来匹配左右两个髂总静脉汇合位置的特殊形态和固定支架位置避免移位。但是Y型支架的放置方法相比现有支架要复杂得多,临床手术操作难度大,且下腔静脉段的主体支架会加重静脉壁的负担,容易对静脉壁造成损伤,甚至可能导致支架内漏等新的问题。因此,针对髂静脉的情况,提出一种新的支架设计思路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得到一种易于操作、避免扰动和降低支架移位可能的髂静脉支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裂式髂静脉支架及其放置方法,根据髂静脉的倒“Y”形态特点,将支架设计成在病变静脉及其对侧采用分开连接的方式,这样可以顺着血液流动方向,使支架在左右两个髂总静脉的交汇处分裂开,形成V形结构,不仅匹配左右两个髂总静脉汇合位置的特殊形态避免移位,且支架不会进入下腔静脉中,并且这种方式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方便定位放置,易于操作。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分裂式髂静脉支架,所述髂静脉包括两个髂总静脉,包括位于病变静脉中相互连接的病变静脉远端段和病变静脉近端段,以及位于另一个髂总静脉的病变静脉对侧段,病变静脉为两个髂总静脉的其中一个,所述病变静脉远端段的一端设有连接部,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第一显影点,所述病变静脉远端段通过连接部与病变静脉对侧段的一端连接,且病变静脉对侧段与病变静脉远端段在两个髂总静脉汇合位置处形成倒V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606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