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创环形引流装置及引流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60265.5 | 申请日: | 2022-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6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 发明(设计)人: | 李朋;杨淑野;杜刚强;张德刚;姜建浩;刘栋;王兆林;张德春;张新军;马明亮;刘宏智;宫智浩;周楠;贾龙;王志刚;张锴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帮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69 | 代理人: | 李盟 |
| 地址: | 256699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形 引流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微创环形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一引流管与第二引流管,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有第一引流管与第二引流管,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有第一引流管的另一端及第二引流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扣合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上可拆卸式安装有丝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环形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连接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连接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卡扣与第二卡扣可卡接闭合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创环形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呈凸型,第二卡扣呈凹型,所述第一卡扣与第二卡扣配合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微创环形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通过第一连接带连接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二连接块通过第二连接带连接有第二卡扣。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微创环形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为一硅胶球,所述第二卡扣为与所述硅胶球相配合的硅胶卡套,所述硅胶卡套上侧设有容纳硅胶球插入的环形进口,所述硅胶卡套内部设有容纳硅胶球放置的放置球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创环形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内设有铁磁性材料,所述第二连接带内设有永磁铁,当第一卡扣插入第二卡扣内时,所述铁磁性材料在磁力作用下被永磁体吸引。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环形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流管与第二引流管为弧形管,且第一引流管的半径小于第二引流管的半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创环形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连接组件扣合连接;和/或两组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通过连接组件扣合连接;和/或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通过连接组件扣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创环形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带和第二带,所述第一带连接有硅胶球套,所述第二带连接有硅胶卡球,所述硅胶球套与硅胶卡球相配合,
一种微创环形引流装置的引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软组织病灶部位的情况,分别做长1cm的多个微创切口,从一处微创切口,采用丝线牵拉微创环形引流装置,贯穿两处的皮肤软组织微创切口,拆除预留的丝线;
S2:通过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闭合形成微创环形牛鼻子引流,完成微创环形引流装置的操作;
S3:根据体位情况和软组织病灶面积的大小,放置多组微创环形引流装置以来满足引流治疗的需要;
S4:在微创引流治疗过程中,根据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相互独立的滑动增加引流通畅性和保持较长的引流通畅的时间;
S5:在微创引流治疗过程中,根据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相互的独立性,逐步减少微创环形引流装置的引流组数或将引流管由两根减到一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未经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6026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载具的传输回流方法
- 下一篇:一种资源冷杉控粉式干式授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