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二次锌基电池的多孔氧化铝隔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58792.2 | 申请日: | 202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88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吴田;孙士恩;郑渭建;马福元;寿春晖;赵宇;臧孝贤;成城;张继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406 | 分类号: | H01M50/406;H01M50/446;H01M50/431;H01M10/42;H01M10/30;H01M10/28;H01M12/08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张羽振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二次 电池 多孔 氧化铝 隔膜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二次锌基电池的多孔氧化铝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气相氧化铝粉体、高分子支撑体和粘结剂按照设定质量比例进行称量备料;在混合粉体中加入粘结剂和适量电池用电解液,然后进行充分搅拌,形成柔软、有弹性的粉团。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得到的多孔氧化铝隔膜制备工艺简单、装配方法简单;所得隔膜中的气相氧化铝粉体能有效抑制负极枝晶生长;所得隔膜中的高分子支撑体起到使隔膜成形的作用,能有效抑制负极发生形变;所得隔膜中的粘结剂用于粘结隔膜各组分,粘结剂选择高分子乳液;本发明同时保留了传统隔膜易于拆装、易于携带的特征。装配该隔膜的二次锌基电池循环寿命可以得到较大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储能应用的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二次锌基电池的多孔氧化铝隔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储能应用的电池主要以锂电池和铅酸电池为主,相比起锂离子电池安全隐患大、成本高的问题,铅酸电池作为水系电池的代表,具有本质安全、成本低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铅酸电池也存在一些严重的缺点,如能量密度低、功率密度低、铅毒性高等。金属锌具有环保、高比容量、低成本等优点,二次锌基电池(锌镍电池、锌锰电池、锌空气电池等)有望取代铅酸电池成为下一代储能水系电池。
然而,二次锌镍电池普遍存在负极易长枝晶、容易形变等问题,对电池的循环性能产生了负面影响。隔膜是电池中连接阴极和阳极的桥梁,是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锌镍电池中最常用的隔膜有水合纤维素、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常用的锌镍电池隔膜只能起到物理屏障的作用,通过避免阳极和阴极之间的直接接触来防止短路。然而,能缓解枝晶生长的隔膜仍鲜有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二次锌基电池的多孔氧化铝隔膜。
这种适用于二次锌基电池的多孔氧化铝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气相氧化铝粉体、高分子支撑体和粘结剂按照设定质量比例进行称量备料;然后将气相氧化铝粉体和高分子支撑体置于研钵当中,进行机械搅拌和研磨,得到混合粉体,使粉体充分混合、各组分均匀分散;
步骤2、在步骤1制备的混合粉体中加入粘结剂和适量电池用电解液,然后进行充分搅拌,形成柔软、有弹性的粉团;
步骤3、将粉团使用辊压机进行压片成膜,得到多孔氧化铝隔膜。
作为优选,步骤1中高分子支撑体为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酸钾(PAAK)或聚丙烯酸钠(PANA)。
作为优选,步骤1中粘结剂为聚四氟乙烯(PTFE)。
作为优选,步骤1中气相氧化铝粉体、高分子支撑体和粘结剂的质量比例为(9:1:2)~(5:5:2)。
作为优选,步骤3中多孔氧化铝隔膜的厚度为0.02~0.4mm。
这种适用于二次锌基电池的多孔氧化铝隔膜在二次锌基电池中的应用,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用商业电池隔膜包裹住负极,然后将多孔氧化铝隔膜置于负极和正极中间;
步骤2、将经过步骤1处理的,包裹有商业电池隔膜的负极、正极和商业电池隔膜整体装入电池壳体中,然后向电池壳体内灌入电解液;静置设定时长,待电解液充分浸润多孔氧化铝隔膜、正极和负极后,得到带多孔氧化铝隔膜的二次锌基电池,该电池与准固态电解质电池效力等同。
作为优选,步骤1中商业电池隔膜包括玻璃纤维、滤纸和聚丙烯隔膜。
作为优选,聚丙烯隔膜为聚丙烯Celgard系列隔膜。
作为优选,步骤2中静置时长为2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87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