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施工现场的临时排水装置及其实施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56263.9 | 申请日: | 2022-0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9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 发明(设计)人: | 马圣毅;夏家华;满效强;陈耀;郑伟玲;王锦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工程(澳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3F3/04 | 分类号: | E03F3/04 |
| 代理公司: | 珠海飞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50 | 代理人: | 陈李青 |
| 地址: | 519031 广东省珠海市横琴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施工现场 临时 排水 装置 及其 实施 方法 | ||
1.一种施工现场的临时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排水装置包括端头封堵盖板部件、承插止水节部件、竖向直管段部件、承插弯头部件、斜向直管段部件、承插固定弯头部件;
所述承插止水节部件、竖向直管段部件、承插弯头部件、斜向直管段部件、承插固定弯头部件均为管道件;
所述承插止水节部件和承插弯头部件通过竖向直管段部件连接;
所述承插弯头部件和承插固定弯头部件通过斜向直管段部件连接;
所述承插固定弯头部件上还设有端头封堵盖板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的临时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插止水节部件的上端管口设有承插止水节部件封盖,其下端管口处设有承口;
所述承插止水节部件管道内壁设有承间;
所述承插止水节部件管道外侧壁设有止水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的临时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插弯头部件上下两端的管口处均设有承口,且其折弯处的角度为45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的临时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插固定弯头部件的一端管口处开设有承口,其另一端管口处设有承插固定弯头部件封盖,所述承插固定弯头部件还在靠近承插固定弯头部件封盖处的内管壁上设有承间,且其折弯处的角度为45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的临时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插固定弯头部件封盖的半径大于承插固定弯头部件的管口半径,且在承插固定弯头部件的管口外的封盖上开设有3个固定口,所述固定口与封盖之间设有固定口加强肋;
所述封盖与承插固定弯头部件之间设有竖向加强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的临时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封堵盖板部件、承插止水节部件、竖向直管段部件、承插弯头部件、斜向直管段部件和承插固定弯头部件的材质均为硬聚氯乙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的临时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直管段部件的管壁厚度契合承插止水节部件和承插弯头部件处的承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的临时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向直管段部件的管壁厚度契合承插弯头部件和承插固定弯头部件的承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的临时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封堵盖板部件包括盲板和插口,所述插口设置在盲板边缘,所述盲板的半径略小于承插固定弯头部件的内管壁半径,所述插口的长度等于承插固定弯头部件管口处到其内管壁设有的承间处的距离。
10.一种施工现场的临时排水装置的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采用钢钉分别穿过承插固定弯头部件上设置的三个固定口,将承插固定弯头部件固定于模板上,从而使封盖将紧贴模板上。
b)、按照前后顺序,依次将承插固定弯头部件、斜向直管部件、承插弯头部件、竖向直管段部件、承插止水节部件通过承插方式连接起来组成施工现场临时排水装置,并在承插口均涂满胶水粘接,即斜向直管段部件插入承插固定弯头部件的承口与承插固定弯头部件进行连接,承插弯头部件通过承插弯头部件的承口与斜向直管段部件进行承插连接,竖向直管段部件插入承插弯头部件的承口与承插弯头部件进行连接,承插止水节部件通过竖向直管段部件的承口与竖向直管段部件承插连接;
其中竖向直管段部件和斜向直管段部件的长度根据需求直接进行裁剪。
c)、装置预埋完成固定牢固后,浇筑楼层混凝土。
d)、混凝土达到强度,拆除模板,承插固定弯头部件的封盖将裸漏在梁侧面,承插止水节部件的封盖裸漏在楼面。
e)、将对应承插固定弯头部件和承插止水节部件的管道口处的承插固定弯头部件封盖及承插止水节部件封盖部分敲开,楼层积水即可沿装置内通道排出。
f)、沿建筑内外边缘设置排水立管及水平管,水平管通过与承插固定弯头部件的承间之间的承插连接,实现施工现场临时排水的有组织性。
g)、当后期楼层不存在积水时,将端头封堵盖板部件的插口,插入承插固定弯头部件的承间,并往该装置内浇灌混凝土,实现该装置的封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工程(澳门)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工程(澳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626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用瓦斯抽采封孔系统
- 下一篇:防撞式电子调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