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三线圈的恒压恒流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55901.5 | 申请日: | 202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48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何良宗;刘厚轩;李乐;程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50/12 | 分类号: | H02J50/12;H02M3/335;H02M7/5387;H02M7/06;H02M1/08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连耀忠;林燕玲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线圈 恒压恒流式 无线 电能 传输 装置 | ||
1.一种基于三线圈的恒压恒流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包括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钳位电路,其包含钳位限压电路、滤波电容CF2和钳位补偿单元,钳位限压电路设有两桥路且经与滤波电容并联后与发射电路的直流电源相连;该钳位补偿单元的两端分别与钳位限压电路的两条桥路的中点相连;发射电路与接收电路的距离变化时,两者之间的互感值变化,通过监测接收电路的电流幅值或电压幅值计算互感值,进而通过闭环控制对钳位限压电路或发射电路做移相控制来改变钳位电压或发射电压,实现距离鲁棒性的恒流输出或恒压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线圈的恒压恒流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钳位补偿单元包括发生串联谐振的电感L3和电容C3,且满足:ω为固定工作频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线圈的恒压恒流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桥路包括串联的二极管和开关管,两条桥路的两端连接滤波电容CF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线圈的恒压恒流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钳位电路工作时,所述发射电路的恒定电流由所述发射电路与所述钳位电路的互感及所述钳位电路的电压值确定;所述接收电路的恒定电流由所述发射电路与所述接收电路的互感及所述发射电路的电流值确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线圈的恒压恒流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电路的恒定电流所述发射电路与所述钳位电路的互感M13及所述钳位电路的电压值满足j为虚数符号。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线圈的恒压恒流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电路的恒定电流所述发射电路与所述接收电路的互感M12及所述发射电路的电流值满足C3为钳位补偿单元的电容,所述接收电路的输出电流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线圈的恒压恒流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电路包括高频逆变器及原边补偿单元,该原边补偿单元包括发生串联谐振的电感L1和电容C1,该高频逆变器的一桥臂中点和电容C1一端相连,电容C1的另一端与电感L1相连,电感L1和高频逆变器的另一桥臂中点相连。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线圈的恒压恒流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联谐振的电感L1和电容C1满足:ω为固定工作频率。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线圈的恒压恒流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电路包括副边补偿单元,全桥整流电路,滤波电容CF1及负载;该副边补偿单元设有电感L2、电容C2和补偿电感LC,该电感L2与电容C2并联,该补偿电感LC与电容C2串联并谐振,该副边补偿单元的两端分别连接全桥整流电路的两条桥臂的中点,后经并联滤波电容CF1后连接负载RL。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线圈的恒压恒流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L2、所述补偿电感LC和所述电容C2满足:ω为固定工作频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590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