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前向轮式机器人群组分时抵达的协调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55642.6 | 申请日: | 202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10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周佳玲;刘照辉;吕跃祖;温广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佳玲;吕跃祖;温广辉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张天哲 |
地址: | 210094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式 机器 人群 组分 抵达 协调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前向轮式机器人群组分时抵达的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构建轮式机器人与抵达目标相对位置关系的运动学模型;
(2)根据步骤(1)中的运动学模型,利用非光滑控制构建垂直于视线方向的加速度分量控制,使得群组中各轮式机器人垂直于视线方向的速度可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到零;
(3)根据步骤(1)中的运动学模型及给定的抵达时刻,利用非自治控制建立沿着视线方向的加速度控制方案;
(4)根据步骤(1)中的运动学模型及机器人间的信息交互,建立沿着视线方向的加速度控制方案;
(5)根据通信网络拓扑和轮式机器人群组抵达情况及步骤(4)(5)所设计的加速度控制方案,确定机器人沿着视线方向的加速度控制,结合步骤(2)所设计的垂直于视线方向的加速度分量控制,构建前向轮式机器人加速度与角加速度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前向轮式机器人群组分时抵达的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惯性坐标系下轮式机器人i的运动学模型具体为:
其中i=1,...,N依抵达顺序编号,(xi,yi)表示机器人i质心的位置坐标,θi表示机器人i的航向角,即速度方向与x轴的夹角,以逆时针方向为正方向,vi表示机器人i的速度大小,ωi表示机器人i的航向角速率,at,i与an,i分别表示机器人i的切向加速度与法向加速度,即机器人加速度沿着速度方向、垂直于速度方向的加速度分量;
取定目标位置坐标为(x*,y*),建立轮式机器人i与抵达目标相对位置关系的运动学模型:
其中表示机器人与抵达目标间的距离,λi=atan2(x*-x,y*-y)表示视线角,φi表示前置角;
根据相对位置关系的运动学模型,可进一步建立相对位置与控制输入的关系模型:
其中ur,i=at,i cosφi-an,i sinφi,uλ,i=at,i sinφi+an,i cosφi分别表示机器人沿视线方向和垂直于视线方向的加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前向轮式机器人群组分时抵达的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非光滑控制构建轮式机器人i垂直于视线方向的加速度分量控制具体为:
其中ci>0,0<αi<1为常参数,函数sgnα(·)具体为
sgnα(x)=|x|αsign(x),
其中sign(·)为符号函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前向轮式机器人群组分时抵达的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非自治控制建立轮式机器人f沿视线方向的加速度分量控制方案具体为:
其中T>0为指定的抵达时刻,di>0为平滑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前向轮式机器人群组分时抵达的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通信网络控制建立轮式机器人i沿视线方向的加速度分量控制方案具体为:
其中δ表示相邻编号机器人的抵达间隔,pi>0为收敛系数,aij表示通信拓扑邻接矩阵的元,如果机器人i可以接受机器人j所发出的信息,则aij>0,否则aij=0,特别地,aii=0。
6.根据权利要求1、3、4、5中任意一项所述一种前向轮式机器人群组分时抵达的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轮式机器人i加速度与角加速度控制具体为:
1)构建网络通信拓扑图,满足机器人1到其余机器人均存在有向路;
2)已经抵达的轮式机器人j停止发送信息,即aij=0,
3)若轮式机器人i的所有编号小于i的入邻居(,递增序列,ni表示机器人i的邻居个数,不存在或已经抵达,则令且令其中表示轮式机器人的实际抵达时刻;
4)若轮式机器人i的存在编号小于i的入邻居仍未抵达,则令
5)轮式机器人i加速度与角加速度控制如下表示:
其中
6)若轮式机器人存在速度上限,加速度上限,角速度上限等饱和约束条件,当5)中所设计的加速度与角加速度控制超过约束条件时,则选择相应的饱和值作为控制输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佳玲;吕跃祖;温广辉,未经周佳玲;吕跃祖;温广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564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