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抗菌作用的纳米银可吸收止血夹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55592.1 | 申请日: | 202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95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杰;黄力平;彭毅;曾晋;王栋;仝昭宸;李劲松;苗惊雷;王卫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
主分类号: | C08L67/04 | 分类号: | C08L67/04;C08L5/08;C08K3/22;C08K3/08;A61B17/1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李勤辉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抗菌 作用 纳米 吸收 止血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止血夹,具体说是一种具有抗菌作用的纳米银可吸收止血夹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取颗粒状聚乳酸和羧甲基壳聚糖,分别球磨成指定粒径的粉末,然后干燥;按比例将上述两种干燥的粉末、纳米银粉末和纳米二氧化钛粉末混合均匀,得到复合粉末;将所述复合粉末采用3D打印机打印成止血夹或止血夹部件。本发明采用聚乳酸、纳米银、羧甲基壳聚糖和纳米二氧化钛为原料制成止血夹,不仅可实现生物降解,达到可吸收的目的;而且纳米银作为止血夹的原材料,是天然抗菌剂,具有广谱抗菌杀菌且无任何耐药性的特点,可促进创面愈合,改善创伤周围组织的微循环,有效地激活并促进组织细胞的生长,减少疤痕的生成;且在人体内能逐渐的释放,抗菌效果持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止血夹,具体说是一种具有抗菌作用的纳米银可吸收止血夹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止血夹,是在腔镜下腹腔手术中用于标记、止血或闭合管状组织结构的闭合装置,根据需要输入到腹腔内,该闭合装置会被强制闭拢存放在输送器械内,之后进行闭合管状组织。临床常用的止血夹呈V型结构,由弧形的弹性夹头和与夹头两端连接的直线夹臂组成,一般可分为不可降解的金属夹、可降解的聚合物夹。不可降解的金属夹可能诱发相关临床过敏反应,不够安全;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夹虽然可实现降解,但其强度低于金属夹,适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随着医学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医疗服务的安全性越来越关注,而胃肠手术极易造成腹腔污染,或者术前就为污染切口,这影响了手术部位的有效愈合,导致手术的效果变差,甚至再次手术清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和健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抗菌作用的纳米银可吸收止血夹的制备方法,使用该方法获得的止血夹安全性高、适应范围广。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抗菌作用的纳米银可吸收止血夹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取颗粒状聚乳酸和羧甲基壳聚糖,分别球磨成指定粒径的粉末,然后干燥;
(2)按比例将上述两种干燥的粉末、纳米银粉末和纳米二氧化钛粉末混合均匀,得到复合粉末;
(3)将所述复合粉末采用3D打印机打印成止血夹或止血夹部件。
作为优选,所述聚乳酸可由聚乳酸-羟基乙酸代替。
作为优选,所述聚乳酸或聚乳酸羟基乙酸、羧甲基壳聚糖、纳米银的质量比为1:(0.05-0.1):(0.05-0.15),所述羧甲基壳聚糖与纳米二氧化钛的质量比为1:(0.1-0.2)。
作为优选,球磨的粉末粒径为微米级。
作为优选,所述粉末粒径为10-60微米。
作为优选,所述3D打印机将复合粉末打印成止血夹部件后,再将该部件组装成止血夹。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采用聚乳酸、纳米银、羧甲基壳聚糖和纳米二氧化钛为原料制成止血夹,不仅可实现生物降解,达到可吸收的目的;而且纳米银作为止血夹的原材料,是天然抗菌剂,具有广谱抗菌杀菌且无任何耐药性的特点,可促进创面愈合,改善创伤周围组织的微循环,有效地激活并促进组织细胞的生长,减少疤痕的生成;且在人体内能逐渐的释放,抗菌效果持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符合和实施例详细介绍本发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抗菌作用的纳米银可吸收止血夹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未经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55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适应扩展视场放射源定位方法
- 下一篇:一种血液细胞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