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烟气脱硫串塔用除雾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52848.3 | 申请日: | 202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7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孙永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20 | 分类号: | B01D50/20;B01D53/14;B01D53/18;B01D53/50;B01D53/8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袁晓雨 |
地址: | 10009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气 脱硫 串塔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烟气脱硫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烟气脱硫串塔用除雾器装置,包括管式除雾器和多层依次布设的屋脊式除雾器,沿烟气流动的方向,管式除雾器和屋脊式除雾器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在吸收塔内;管式除雾器的上方和每层屋脊式除雾器上下两侧面均设置有冲水管道,每层屋脊式除雾器均包括多组屋脊式除雾器组件和多个导流分散锥板,导流分散锥板可拆卸设置在相邻屋脊式除雾器组件之间。本发明将管式除雾器和屋脊式除雾器相结合,即将两者的不同特点相结合,使得除雾器能够更好的适应多变的环境;而导流分散锥板的设置有效防止了屋脊式除雾器支撑梁处浆液固化物堆积,造成硬结垢的现象,防止支撑梁腐蚀加剧,有利于脱硫吸收塔系统长期有效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气脱硫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烟气脱硫串塔用除雾器装置。
背景技术
煤炭为我国主要的一次能源,二硫化碳是煤燃烧后产生的主要大气污染物,而烟气湿法脱硫是目前大规模应用的脱硫方式,也是控制二氧化硫污染的最主要技术手段。
目前,国家对于燃煤电厂的要求为超低排放下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在基准氧含量6%条件下,其排放浓度不高于35mg/m3,并且对于脱硫效率往往要求超过99%,即超出了常规单塔脱硫极限效率。因此,随着环保标准的日益严格,现有单塔脱硫装置已无法满足超低排放的标准,当单塔的脱硫效率不能满足排放要求时,可选择串塔脱硫技术。
在现有技术的串塔脱硫装置中,一级吸收塔只设置一层屋脊式除雾器,除雾效果为70%左右,烟气携带浆液现象较多,当机组负荷及流场变化时,除雾性能变差,且屋脊式除雾器支撑梁处为无遮挡防腐钢架梁,易造成浆液固化物堆积在支撑梁处,造成支撑梁腐蚀及变形。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开发一种新型的烟气脱硫串塔用除雾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一项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气脱硫串塔用除雾器装置,该除雾器装置显著提高了除雾效果,并解决了支撑梁腐蚀及变形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烟气脱硫串塔用除雾器装置,包括管式除雾器和多层依次布设的屋脊式除雾器,沿烟气流动的方向,所述管式除雾器和所述屋脊式除雾器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在吸收塔内;
所述管式除雾器的上方和每层所述屋脊式除雾器上下两侧面均设置有冲水管道。
其中,每层所述屋脊式除雾器均包括多组屋脊式除雾器组件和多个导流分散锥板,所述导流分散锥板可拆卸设置在相邻所述屋脊式除雾器组件之间。
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屋脊式除雾器中,屋脊倾角为30-40°。
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每组所述屋脊式除雾器组件均包括支撑板和两片对称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两侧的多个除雾器叶片,
所有所述除雾器叶片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端均通过一固定架与所述除雾器叶片下方的支撑梁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导流分散锥板包括倒V型导流板和对称设置在所述倒V型导流板开口端的两块收集板,
所述倒V型导流板开口端通过所述固定架与所述除雾器叶片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倒V型导流板的锥角小于90°;
所述收集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和所述除雾器叶片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互为补角。
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每个所述除雾器叶片均为波形板,且相邻所述除雾器叶片之间的间距为10-20mm。
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位于所述除雾器叶片上方的所述冲水管道上的喷嘴正对所述倒V型导流板的锥角,位于所述除雾器叶片下方的所述冲水管道上的喷嘴正对所述屋脊式除雾器组件的顶角。
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喷嘴的喷射角度为90-1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28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