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对外科窥视装置的器械通道进行灭菌的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48988.3 | 申请日: | 2018-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7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C·P·汉考克;L·特纳;帕特里克·伯恩;S·斯温;朱利安·马克·埃巴特;西蒙·梅多克罗夫特;G·C·乌尔里克;D·E·韦伯;约翰·毕夏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瑞欧医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14 | 分类号: | A61L2/14;A61L2/12;A61L2/26;A61L2/03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吴君琴 |
地址: | 英国蒙***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外科 窥视 装置 器械 通道 进行 灭菌 设备 | ||
一种灭菌设备,其包括:被配置成穿过外科窥视装置的器械通道插入的灭菌器械,以及用于以预先确定的速率从所述器械通道中撤回所述灭菌器械的撤回装置。所述灭菌器械包括细长探针,所述细长探针具有探针尖端,所述探针尖端具有被配置成从接收的RF和/或微波频率EM能量产生电场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在操作中,所述器械可在穿过所述通道撤回的同时通过发射能量来对所述器械通道的内表面进行消毒。
相关申请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880025137.9,发明名称为《用于对外科窥视装置的器械通道进行灭菌的设备》的中国申请的分案申请,该申请的申请日为2018年5月3日,其要求了在英国知识产权局的申请日2017年5月5日为优先权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诸如内窥镜的外科窥视装置的灭菌。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用于对这类外科窥视装置的器械通道进行灭菌或消毒的设备。
背景技术
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几乎无处不在,大量存在并且能够快速分裂和繁殖。大多数细菌是无害的,但有三个有害的群体;即:球菌、螺旋菌和杆菌。球菌细菌是圆细胞,螺旋菌细菌是螺旋形细胞,并且杆菌细菌是杆形的。有害细菌会引起诸如破伤风和伤寒等病症。
病毒只能通过寄生其他细胞来生存和繁殖,即,它们无法自行存活。病毒会引起诸如感冒、流感、腮腺炎和艾滋病等病症。真菌孢子和称为原生动物的微小生物可引起疾病。
已知这类微生物存留于外科窥视装置(诸如内窥镜、胃镜等)的器械通道中,并且期望去除这些生物。灭菌是一种破坏或消除所有生命形式(尤其是微生物)的行为或过程。
对窥视装置的器械通道进行灭菌的已知方法涉及使用清洗液,所述清洗液冲洗所述通道以排出碎屑。还可使用刷子来刷洗内部。然后在自动清洗或消毒单元中对窥视装置进行消毒,这可能涉及将窥视装置浸入可能有害的化学物质(诸如戊二醛)中。最后,用水、然后用酒精彻底冲洗窥视装置,以去除消毒剂的痕迹。
这类已知方法的劳动强度高,并且还容易对器械通道进行不完全或不充分的灭菌。本发明旨在解决这些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对窥视装置的器械通道进行灭菌的灭菌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灭菌器械,所述灭菌器械被配置成穿过外科窥视装置(这里也简称为“窥视装置”)的器械通道插入;以及撤回装置,所述撤回装置用于以预先确定的速率从所述器械通道中撤回所述灭菌器械。所述灭菌器械包括细长探针,所述细长探针包括用于输送射频(RF)和/或微波频率电磁(EM)能量的同轴电缆以及连接在所述同轴电缆的远侧端部处以用于接收所述RF和/或微波能量的探针尖端。所述同轴电缆包括内导体、外导体以及将所述内导体与所述外导体分开的电介质材料。所述探针尖端包括连接到所述同轴电缆的所述内导体的第一电极以及连接到所述同轴电缆的所述外导体的第二电极,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被布置成从所述接收的RF和/或微波频率EM能量产生电场。
以这种方式,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在器械的远侧端部处执行灭菌的能力,特别是用于对外科窥视装置(诸如内窥镜、胃镜、支气管镜等)的器械通道进行消毒的目的。所述设备允许使用从发生器供应到所述探针尖端的RF和/或微波频率EM能量对所述器械通道进行彻底灭菌。
术语“外科窥视装置”在本文中可用于意指设置有插入管的任何外科装置,所述插入管是在侵入性手术期间引入患者体内的刚性或柔性(例如可操纵的)导管。所述插入管可包括器械通道和光学通道(例如,用于传输光以照射所述插入管的远侧端部处的治疗部位和/或捕获所述治疗部位的图像。所述器械通道可具有适合于接收侵入性外科工具的直径。所述器械通道的直径可以是5mm或更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瑞欧医疗有限公司,未经科瑞欧医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489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