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热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048962.9 | 申请日: | 2022-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25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 发明(设计)人: | 曾小亮;蔡林峰;任琳琳;伍勇东;范剑锋;孙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8L83/07 | 分类号: | C08L83/07;C08L83/05;C08K3/22;C08K3/08;C09K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 代理人: | 范盈;李玉娜 |
| 地址: | 51810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热 凝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导热凝胶,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组份制成:
(1)侧链乙烯基硅油1~20质量份;
(2)双端含氢硅油5~20质量份;
(3)双端乙烯基硅油1~20质量份;
(4)催化剂0.01~1.0质量份;
(5)抑制剂0.001~0.5质量份;
(6)导热填料60~90质量份;
所述双端含氢硅油的质均分子量为18000~20000;
所述双端乙烯基硅油的质均分子量为8000~10000;
所述双端含氢硅油的氢基含量为0.1~0.12 mmol/g;
所述双端乙烯基硅油的乙烯基含量为0.20~0.24 mmol/g;
所述导热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合成硅油预聚体:将双端乙烯基硅油和双端含氢硅油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得到硅油预聚体;
(2)将步骤(1)得到的硅油预聚体与双端乙烯基硅油、双端含氢硅油、侧链乙烯基硅油、导热填料和抑制剂按比例搅拌共混;
(3)加入催化剂,继续搅拌,即得到所述导热凝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链乙烯基硅油的质均分子量为4000~50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填料选自氧化铝、铝、氧化锌、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氯铂酸-异丙醇络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剂为2-苯基-3-丁基-2-己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链乙烯基硅油的乙烯基含量为0.32~0.34 mmol/g。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填料的粒径为0.1~100 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凝胶的导热系数为0.5~8.0W/mK,接触热阻为2.00~0.05ºC·cm2/W,断裂能为200~8000 J/m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凝胶,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双端乙烯基硅油中的乙烯基与双端含氢硅油中的端氢基的摩尔比为2:3~3:2;所述催化剂的质量为双端乙烯基硅油和双端含氢硅油总质量的0.1~0.8%。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凝胶,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反应的温度为60~80℃;所述反应的时间为20~24 h。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凝胶,其特征在于,步骤(1)在保护气氛下进行。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凝胶,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硅油预聚体的质量与所述双端乙烯基硅油、双端含氢硅油、侧链乙烯基硅油的质量和的比为2:3~3:2;所述硅油预聚体与所述双端乙烯基硅油、双端含氢硅油、侧链乙烯基硅油的总质量与所述导热填料的质量比为1:9~2:3。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凝胶,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搅拌共混为真空搅拌。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导热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搅拌的真空度为-85.0~-92 kPa下;所述真空搅拌的温度为100~150℃;所述真空搅拌的时间为2.0 h~4.0 h;所述真空搅拌的转速为50~100 rpm。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凝胶,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继续搅拌的时间为2~4 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4896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