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准确定位标识桥梁静载试验应变测点方法及标识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48531.2 | 申请日: | 2022-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5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杰;黄景坛;黄启云;要东明;肖研;李运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有色工业建筑质量检测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C15/02 | 分类号: | G01C15/02;G01M99/00;G01N3/08;E01D1/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梁睦宇 |
| 地址: | 51072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准确 定位 标识 桥梁 试验 应变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准确定位标识桥梁静载试验应变测点方法及标识装置,其中标识装置包括倾斜基体、滑杆、套筒和圆心持力把手;倾斜基体的两端端面分别为倾斜端面和水平端面,倾斜基体内设有第一转动内圆轨和转动外圆轨,第一转动内圆轨和转动外圆轨均与倾斜基体的水平端面平行;滑杆的两端分别设有重量不相等的重力球,2个重力球均与转动外圆轨滑动连接,滑杆的杆身套接有滑块,套筒的中部通过滑块与滑杆滑动连接;套筒内设弹簧,弹簧的两端均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一端与弹簧连接,伸缩杆的另一端通过球体与第一转动内圆轨连接;圆心持力把手通过支撑杆与倾斜基体连接。本发明的操作方便,可快速准确地标识应变测点,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检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准确定位标识桥梁静载试验应变测点方法及标识装置。
背景技术
道路交通量越来越大,交通承压越来越重,桥梁作为连接河道两岸,跨越道路干线的重要交通组成部分,桥梁的安全性在日益繁忙的道路交通显得越发重要,评价桥梁安全性的主要方法为桥梁静载试验,而应变时桥梁静载试验需测量的关键参数。
桥梁静载试验的步骤主要为前期的试验准备、现场准备;试验阶段;数据处理、出具报告。其中现场准备阶段是整个试验的流程中尤为关键的一环,其中包括桥型与设计图纸复核、加载位布置、挠度测点布置、应变测点布置、支点沉降测点布置及梁底面裂缝观察平台布置。也是整个试验过程中花费时间最多的一环。在这诸多现场的布置准备中,应变测点的布置受人为、环境及空间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尤其是斜桥,且较难平衡这些影响因素,易导致应变测点的布设位置产生偏离或歪斜。现有的定位桥梁测试截面的方法主要是在桥梁用皮尺量测出桥梁两侧中点的位置,再用绳子绑住一个重物垂吊到桥底下,检测员根据目测的方式对准垂线,粘贴应变测点。该方法存在较大误差,易导致实测的应变值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准确定位标识桥梁静载试验应变测点方法。此准确定位标识桥梁静载试验应变测点方法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且操作方便。
同时,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准确定位标识桥梁静载试验应变测点标识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本准确定位标识桥梁静载试验应变测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待测桥梁跨度情况,选择规格尺寸的定位皮筋,制成定位皮筋圈,并标记定位皮筋圈的两端端点及中点;
S2、利用钢直尺或卷尺在待测桥梁的两端画出纵向定点线和横向定位线,以在待测桥梁的两端分别确定2个定位点,且每端中2个定位点位于待测桥梁的端部两侧,再在各个定位点布置定点块;
S3、分别位于待测桥梁两端且相对的2个定点块通过定位皮筋圈连接,且定位皮筋圈的两端端点分别与这两个定位点连接,从而通过定位皮筋圈的中点确定待测桥梁两侧的中点位置,并在2个中点位置均位置相应的定位块;
S4、位于待测桥梁两侧的中点位置的2个定位块也采用定位皮筋圈连接,从而确定待测桥梁的测试截面;
S5、基于测试截面,再采用标识装置确定静载试验的应变测点。
优选的,所述标识装置包括倾斜基体、滑杆、套筒和圆心持力把手;所述倾斜基体的两端端面分别为倾斜端面和水平端面,所述倾斜基体内设有第一转动内圆轨和转动外圆轨,所述第一转动内圆轨和转动外圆轨均与倾斜基体的水平端面平行;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设有重量不相等的重力球,且2个重力球均与转动外圆轨滑动连接,所述滑杆的杆身套接有滑块,所述套筒的中部通过滑块与滑杆滑动连接;所述套筒内设弹簧,此弹簧的两端均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弹簧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通过球体与第一转动内圆轨连接;所述圆心持力把手通过支撑杆与倾斜基体连接。
优选的,所述倾斜基体包括倾斜部和圆环部,所述倾斜部和圆环部一体成型,第一转动内圆轨和转动外圆轨均设置于圆环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有色工业建筑质量检测站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有色工业建筑质量检测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485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