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铅矿铜铅分离浮选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47925.6 | 申请日: | 202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05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吕昊子;陈志强;刘超;胡红喜;饶金山;张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科学院资源利用与稀土开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3D1/00 | 分类号: | B03D1/00;B03D1/002;B03D10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王闯 |
地址: | 51065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铅矿 分离 浮选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矿物加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铜铅矿铜铅分离浮选方法,本发明的分离浮选方法先进行铜优先浮选,获得铜精矿;铜优先浮选的尾矿再进行铜铅等浮,获得铜铅等浮精矿;所述铜铅等浮精矿经铜铅分离浮选,获得铅精矿和铜铅分离浮选尾矿,所述铜铅分离浮选尾矿经扫选获得铜精矿。本发明方法可有效降低铜精矿中的铅含量,解决次生铜矿与方铅矿难分离的技术难题,并保证铜精矿中铜的回收率,适合处理次生铜矿含量高的铜铅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物加工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从铜铅矿中分选铜和铅的浮选方法。
背景技术
铅是铜精矿中最常见的有害组分,其存在会导致铜精矿冶炼过程中出现含铅烟尘等污染问题,铅冶炼进入粗铜也会影响后续铜的电解作业。硫化铜矿常伴生有铅矿物,“铜铅难分离”是一个生产时经常会面临的技术难题。就矿物性质而言,原生硫化铜矿(黄铜矿、方黄铜矿)的可浮性优于方铅矿,在矿物解离状况理想的前提下,通过适当的药剂制度可有效地达成抑铅浮铜的技术目的。但部分硫化铜矿除了原生铜矿,还常伴生有大量次生铜矿(铜蓝、辉铜矿及斑铜矿等)。次生铜矿可浮性相对较差,常规药剂条件下,次生铜矿可浮性与方铅矿相近,甚至要劣于方铅矿。因此,分选过程中这部分铜易进入铅精矿或硫精矿,造成铜金属的损失。若强行将这种含铅或硫的铜矿回收到铜精矿,则会导致铜精矿含铅增高、铜品位降低,精矿品质变差。当铜精矿中含铅时,一般遵从“抑多浮少”的分选思路,“抑铜浮铅”是合理的铜精矿除铅方式。传统的抑铜浮铅工艺主要用氰化物作铜矿物的抑制剂,但氰化物有剧毒,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此外,氰化物还会造成金、银等贵金属易损失的问题。
因此,针对次生铜矿含量较高的硫化铜矿,有必要开发一种高效、低毒、易实施的分选铜矿和铅矿的方法,对解决“铜铅难分离”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铜铅矿铜铅分离浮选方法,本发明方法可有效降低铜精矿中的铅含量,解决次生铜矿与方铅矿难分离的技术难题,并保证铜精矿中铜的回收率,适合处理次生铜矿含量高的铜铅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铅矿铜铅分离浮选方法,所述铜铅矿中含有较多的次生铜矿,次生铜矿中铜的占有率≥30%,即次生铜矿中所含铜质量为处理的铜铅矿中总铜质量的30%以上,本发明所述分离浮选方法先进行铜优先浮选,获得铜精矿;铜优先浮选的尾矿再进行铜铅等浮,获得铜铅等浮精矿;所述铜铅等浮精矿经铜铅分离浮选,获得铅精矿和铜铅分离浮选尾矿,所述铜铅分离浮选尾矿经扫选获得铜精矿。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铜铅矿原矿经磨矿后再进行铜优先浮选作业,所述磨矿包括:铜铅矿原矿在60~70%质量百分比浓度下进行磨矿,磨矿过程中添加调整剂A,磨矿产品细度控制为-0.074mm粒级占60~70%;
其中,所述调整剂A为硫化钠,用量按每吨铜铅矿原矿计,添加600~800g/t。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铜优先浮选作业包括1~2次铜优先浮选,优选包括2次铜优先浮选。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铜优先浮选作业包括以下步骤:
一次铜优先浮选:将所述磨矿产品调浆至浓度为30~35%,之后添加2500~3500g/t调整剂B和2000~2800g/t调整剂C,作用2~4min,然后再添加1000~1500g/t调整剂D和500~700g/t调整剂E,作用2~4min,之后再加入20~30g/t捕收剂A和40~60g/t起泡剂A,作用2~3min,然后浮选3~5min,获得铜精矿1和一次铜优先浮选尾矿;
二次铜优先浮选:一次铜优先浮选尾矿添加500~700g/t调整剂E,作用1.5~2.5min,之后加入5~15g/t捕收剂A和20~30g/t起泡剂A,作用2~3min,浮选3~5min,获得铜精矿2以及铜优先浮选尾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科学院资源利用与稀土开发研究所,未经广东省科学院资源利用与稀土开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479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