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色电子设备生物塑料基底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47846.5 | 申请日: | 202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64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陶劲松;贾冬梅;刘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安徽粤智徽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1/04;C08L97/00;C08B15/04;C08H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桂婷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色 电子设备 生物 塑料 基底 材料 制备 应用 | ||
1.一种绿色可降解电子设备基底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纳米纤维素CNF的制备:将绝干纤维原料粉碎,加入到缓冲液中搅拌分散得到浆液,再加入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化物、NaBr和NaClO,开始反应,同时用碱调节浆液的pH值在10.00~10.20,待浆液的颜色变为白色,pH不再下降时反应结束,用水抽滤洗涤至pH值为7,经过均质后制备成纳米纤维素CNF悬浮液,储存备用;
(2)环氧化分级木质素FE-LS的制备:将木质素磺酸盐 LS用透析袋进行透析和分级,得到分子量范围大于14K的F-LS溶液,用碱溶液调节F-LS溶液pH值到9.50-10.50,再将C3H5OCl加入到F-LS溶液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将所得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除去多余的C3H5OCl,最终得到FE-LS溶液;
(3)将CNF悬浮液和FE-LS溶液混合均匀,并在烘箱中干燥,得木质素/纳米纤维素复合膜FE-LS/CNF,即所述绿色可降解电子设备基底材料;
步骤(3)中所述CNF悬浮液和FE-LS溶液的用量满足所得到的木质素/纳米纤维素复合膜中FE-LS重量占复合膜总重量的0-50%,且不能为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可降解电子设备基底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的绝干纤维原料为绝干漂白针叶木木浆、竹浆、麻纤维、棉纤维中的一种;
步骤(1)所述缓冲液为硼砂-氢氧化钠缓冲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缓冲液、碳酸钠-氢氧化钠缓冲液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绿色可降解电子设备基底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所述缓冲液为按0.1mol/L碳酸钠水溶液和0.1mol/L碳酸氢钠水溶液的体积比为3:2进行配制得到的混合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可降解电子设备基底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所述绝干纤维原料、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化物、NaBr、NaClO用量满足以下要求:每8g绝干纤维原料对应使用0.128g 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化物、0.8g 的NaBr以及120-140mlNaClO。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可降解电子设备基底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的均质是指在操作压力为20000PSI的条件下均质使浆液呈现淡蓝色,不挂壁的液体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可降解电子设备基底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所述C3H5OCl和F-LS溶液用量满足C3H5OCl与F-LS的质量比大于0.05,小于0.0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可降解电子设备基底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所述的反应是指在40-60℃反应6-10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可降解电子设备基底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所述的反应是指在50℃搅拌8h。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绿色可降解电子设备基底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绿色可降解电子设备基底材料在制作射频识别电子标签中的应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绿色可降解电子设备基底材料在制作射频识别电子标签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用是指在制作射频识别电子标签线圈基底材料中的应用。
12.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射频识别电子标签基底材料,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8所述的绿色可降解电子设备基底材料制备得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镁板浸入稀盐酸中,待镁板厚度2mm时取出,擦拭掉表面盐酸,剪成预设的线圈图案;然后用环氧树脂粘合剂将Mg线圈粘贴到绿色可降解电子设备基底材料上,制作射频识别电子标签的天线线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安徽粤智徽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南理工大学;安徽粤智徽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4784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再热干熄焦余热锅炉
- 下一篇:一种轴承内外圈沟道磨削装置及磨削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