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材打捆机用线架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47609.9 | 申请日: | 202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53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徐隽涛;邓华;叶斌;朱晓依;管文龙;王盖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瑞进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65/00 | 分类号: | B65H65/00;B65H54/44;B65H54/70;B65H54/28;B65B63/04;B65B11/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天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高坤明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材 打捆 机用线架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线材打捆机用线架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基台和设置于基台顶部的箱体,还包括:绕线装置,固定连接在基台顶壁上,绕线装置包括连接在基台顶部的第一绕线机构和第二绕线机构,第一绕线机构和第二绕线机构均包括连接在基台顶部的第一连接座和工形板,排线装置,固定连接在工形板顶部,排线装置与收卷装置之间通过第一皮带相匹配,工形板外壁连接有L形板,第二连接座,固定连接在基台顶部,基台内壁连接有覆膜装置,覆膜装置远离第二连接座的一端与收卷装置相匹配;本申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避免线材与空气接触出现氧化反应,保证线材能够准确盘绕在绕线辊,同时大大提高该装置的工作效率,实现自动化对线材进行包装覆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线材打捆机用线架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高速线材的不断发展,线材盘条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中应用非常广泛的钢种之一,从单一品种的普碳钢,不断渗透到冷镦钢、不锈钢、焊条钢等高端领域,成为线材生产的重要生力军,线材盘条是在热状态下经散卷冷却后集成盘卷,由于集成的盘卷比较松散,为便于盘卷的运输和存放,线材盘卷须要经过压紧打捆,目前,国内外高速线材生产线的盘卷打捆全部使用打捆机来完成,其设备采用液压压紧,集机、电、液、仪一体化,动作稳定,精度高,效率高,线材是热轧型钢中断面尺寸最小的一种,在我国一般直径5~9毫米共八种规格的成卷供应的热轧圆钢称为线材,线材一般用普通碳素钢和优质碳素钢制成,在对金属材料进行加工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对金属棒材类的材料进行缠绕处理,以便于搬运或运输。
针对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202022627528.5)所提出的一种新型双绕打捆机,包括箱体、第一柔性过线槽、第一绕线辊、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一电机控制器,所述箱体的两侧均开设有预留口,所述预留口的顶部外围分别设置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预留口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柔性过线槽和第二柔性过线槽,所述箱体的底部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箱体的下端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控制器,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控制器,所述箱体内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绕线辊。本实用新型双绕打捆机能够同时对不同的金属线材进行卷绕,加工效率高,且操作简单,适合广泛推广使用。
但是该装置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1、由于线材生产完成后外壁容易附着许多碎屑,该装置不具备对线材外壁清理功能,导致线材与空气接触出现氧化反应,影响线材的质量品质;2、在对线材缠绕过程中,容易出现错位挤压状态,难以保证线材能够准确盘绕在绕线辊上;3、该装置对打捆完成的线材需要人工将其搬运至打包机前对其进行包装作业,这种方式费时费力,严重影响该装置的工作效率。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线材打捆机用线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由于线材生产完成后外壁容易附着许多碎屑,该装置不具备对线材外壁清理功能,导致线材与空气接触出现氧化反应,影响线材的质量品质;在对线材缠绕过程中,容易出现错位挤压状态,难以保证线材能够准确盘绕在绕线辊上;该装置对打捆完成的线材需要人工将其搬运至打包机前对其进行包装作业,这种方式费时费力,严重影响该装置的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线材打捆机用线架,包括基台和设置于基台顶部的箱体,还包括:
绕线装置,固定连接在基台顶壁上,所述绕线装置包括连接在基台顶部的第一绕线机构和第二绕线机构,所述第一绕线机构和第二绕线机构均包括连接在基台顶部的第一连接座和工形板,所述第一连接座内壁连接有收卷装置;
排线装置,固定连接在工形板顶部,所述排线装置与收卷装置之间通过第一皮带相匹配,所述工形板外壁连接有L形板,所述L形板内壁转动连接有清理装置,所述清理装置包括连接在L形板内壁的第一清理组件和第二清理组件,所述第一清理组件和第二清理组件之间通过齿轮装置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瑞进智能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瑞进智能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476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