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砼组合管剪力墙上下层对接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47057.1 | 申请日: | 202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8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黄新立;张福云;温庆国;闫书杰;袁垒;温清伟;李全忠;何博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辰建筑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4 | 分类号: | E04G21/14;E04G21/16;E04G21/18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1 | 代理人: | 朱俊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剪力 墙上 下层 对接 施工工艺 | ||
钢砼组合管剪力墙上下层对接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在工厂预制钢砼组合管剪力墙的每块钢砼组合管时,在钢砼组合管的上部、下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连接座;同时加工组装若干个调整连接组件;下层钢砼组合管固定牢靠后,使用吊装机械将上层钢砼组合管吊装到固定好的下层的钢砼组合管上;将调整连接组件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上部连接座和下部连接座连接;驱动调整连接组件调整上层钢砼组合管的垂直度。本发明原理科学、便于操作、为吊装机械解放了大量的时间做其他吊装作业,加快了施工进度,采用的调整连接组件使上层钢砼组合管与固定牢靠的下层钢砼组合管进行定位连接,方便快捷,且可使用扳手即可进行微调,确保剪力墙的垂直度和施工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砼组合管剪力墙上下层对接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钢砼组合管剪力墙属于装配式建筑,在施工作业时,下层的钢砼组合管安装到位后,再使用吊装机械吊挂着上层的钢砼组合管对接到下层的钢砼组合管上,上层钢砼组合管和下层钢砼组合管的侧面通过连接耳板组件通过螺栓连接为一体,然后使用千斤顶进行调节垂直度,在千斤顶调整过程中还要松紧不同位置的螺栓,调整完成后,最后焊接上层钢砼组合管和下层钢砼组合管对接处的焊缝。这种对接施工操作繁琐,占用吊装机械大量的工作时间,影响吊装机械的使用效率和工程进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操作简便、施工效率高、安全可靠性高的钢砼组合管剪力墙上下层对接施工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钢砼组合管剪力墙上下层对接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在工厂预制钢砼组合管剪力墙的每块钢砼组合管时,在钢砼组合管的上部、下部的左右两侧预留前后通透的穿孔;
(2)在穿孔内穿入双头连接螺栓,在双头连接螺栓前端和后端分别安装连接座,拧紧双头连接螺栓两端的螺母,将连接座与钢砼组合管紧固为一体;同时在工厂加工若干个调整连接组件;
(3)将若干个调整连接组件及安装有连接座的若干节钢砼组合管运输到施工场地;
(4)施工钢砼组合管剪力墙,下层钢砼组合管固定牢靠后,使用吊装机械将上层钢砼组合管吊装到固定好的下层的钢砼组合管上,上层钢砼组合管下部的连接座与下层钢砼组合管上部的连接座一一对应;
(5)将调整连接组件上端与上部的连接座连接,调整连接组件下端与下部的连接座连接;移走吊装机械,吊装机械继续吊装下一节钢砼组合管;
(6)驱动调整连接组件调整上层钢砼组合管的垂直度;
(7)调整完毕后,将上层钢砼组合管下端的矩形法兰与下层钢砼组合管上端的矩形法兰焊接为一体;
(8)拆除调整连接组件,再拆除连接座,重复利用。
连接座均包括固定板和耳板,固定板平行于钢砼组合管的墙面并与墙面接触,固定板上开设有位于耳板左右两侧用于穿入双头连接螺栓的通孔,耳板竖向设置并与固定板垂直设置,耳板与固定板中部固定焊接为一体。
调整连接组件包括上夹板、下夹板、上螺母、下螺母、上正丝螺柱、下反丝螺柱和外六方体卡头,上夹板和下夹板均设有两块,两块上夹板分别位于上连接座的耳板左侧和右侧,上连接座的耳板和两块上夹板之间通过上安装螺栓和上销轴螺栓紧固连接;两块下夹板分别位于下连接座的耳板左侧和右侧,下连接座的耳板和两块下夹板之间通过下安装螺栓和下销轴螺栓紧固连接;上螺母固定设在两块上夹板下端部之间,下螺母固定设在两块下夹板上端部之间,上螺母和下螺母的中心线重合且该中心线沿垂直方向,上正丝螺柱螺纹连接在上螺母内,下反丝螺柱螺纹连接在下螺母内,上正丝螺柱和下反丝螺柱的螺纹旋向相反,上正丝螺柱下端与外六方体卡头上表面固定连接,下反丝螺柱上端与外六方体卡头下表面固定连接。
两块上夹板与上侧的耳板之间均设有一块上摩擦垫板,两块下夹板与下侧的耳板之间均设有一块下摩擦垫板。
固定板与墙面接触的表面上均匀设有若干块三角凸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辰建筑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北辰建筑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470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