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盲沟回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46508.X | 申请日: | 202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8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曹玉鹏;曹君利;牟卫中;杜红喜;邢国起;张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D3/10 | 分类号: | E02D3/10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王俊卿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盲沟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圆柱体(31)和竖直设置在圆柱体(31)内的两活塞(32),所述活塞(32)上端伸出圆柱体(31)外且能够相对于圆柱体(31)做上下运动,所述圆柱体(31)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两张紧板(33),两张紧板(33)上部内侧分别通过两第一连杆(35)铰接圆柱体(31)上部左右两侧,两第一连杆(35)分别通过两第二连杆(36)铰接两活塞(32)上端,所述圆柱体(3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提拉杆(22),所述圆柱体(31)下方设有刀座,所述刀座包括同轴设置的圆盘状上刀座(41)和下刀座(42),上刀座(41)和下刀座(42)通过位于两者之间竖直设置的多个割刀轴(44)固定连接,每个割刀轴(44)上皆转动连接有割刀(43),所述割刀(43)处于收拢状态时不伸出刀座外,所述割刀(43)处于切割状态时伸出刀座外,所述圆柱体(31)内下部设有连接所述刀座的第一电机(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盲沟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竖直设置的螺纹杆(21),所述圆柱体(31)上设有与其同轴的通孔(311),所述圆柱体(31)内部设有连通所述通孔(311)的传动内腔(312),所述通孔(311)左右两侧皆设有位于所述传动内腔(312)上方的活塞孔(313),两活塞(32)分别位于两活塞孔(313)内且其下端位于传动内腔(312)中,所述螺纹杆(21)上端连接第二电机(11)、下端通过所述通孔(311)伸入所述传动内腔(312)中,所述螺纹杆(21)下部套设有位于所述传动内腔(312)中的螺纹套(23),两活塞(32)下端皆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23),所述提拉杆(22)为圆管状且套设在所述螺纹杆(21)外,所述提拉杆(22)上端对称设置有两把手(25),所述第一电机(12)的电机轴通过所述通孔(311)连接所述上刀座(41)上表面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盲沟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内腔(312)左右两侧的圆柱体(31)上分别竖直开设有两条状开口(314),两张紧板(33)内侧下部分别通过两第三连杆(37)铰接所述圆柱体(31)下部的左右两侧,两第三连杆(37)分别铰接两第四连杆(38)的一端,两第四连杆(38)的另一端分别穿过两条状开口(314)铰接两活塞(32)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盲沟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割刀(43)水平设置且由刀头(45)和刀尾(46)组成,所述刀尾(46)的圆心处设有与割刀轴(44)转动连接的连接孔,当割刀(43)处于切割状态时,仅所述刀头(45)伸出刀座外,所述刀尾(46)为半圆形且其周边设有轮齿,所述刀座中心设有与刀尾(46)的轮齿动力连接的主动齿轮(47),所述主动齿轮(47)安装在竖直设置的转动轴(48)上,所述转动轴(48)下端固定连接下刀座(42)上表面中心、上端连接第三电机(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盲沟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割刀(43)分别通过与其一一对应的传递齿轮(49)和所述主动齿轮(47)动力连接,即多个传递齿轮(49)分别与多个刀尾(46)的轮齿相啮合,且多个传递齿轮(49)皆与主动齿轮(47)相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盲沟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割刀(43)围绕刀座中轴线呈圆形等间距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盲沟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两张紧板横截面皆为圆弧形且向外凸,所述张紧板(33)外侧壁上设有多条用于增大摩擦力的沟槽(34)或若干荆棘状凸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学院,未经潍坊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4650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