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偏心距多孔类飞块铸铁件加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043960.0 | 申请日: | 2022-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606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 发明(设计)人: | 程景龙;崔建华;胡春萍;刘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华北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3Q3/12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田秀芬 |
| 地址: | 0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偏心 多孔 类飞块 铸铁件 加工 方法 | ||
1.一种大偏心距多孔类飞块铸铁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准备飞块铸件毛坯;
步骤2、对飞块铸件毛坯进行时效处理;
步骤3、将时效处理后的飞块铸件毛坯固定安装在车床上;车两端面,钻、扩、镗Rz16mm内孔至尺寸,孔口倒角3×45°,按长度方向横向切断为4个第一毛坯,保证每个第一毛坯的厚度尺寸为
步骤4、处理步骤3切断后的1个第一毛坯,磨两端面,保厚度尺寸及平行度≤0.05mm;
步骤5、精铣第一毛坯两侧面,保尺寸及两侧面相对于孔的对称度≤0.1mm;
步骤6、采用飞块车削大偏心距外圆夹具将步骤5处理后的第一毛坯,车两处圆弧面,保两侧偏心距尺寸9.5±0.05mm;
所述飞块车削大偏心距外圆夹具包括连接部分、过渡部分、定位部分和夹紧部分;
所述连接部分包括与车床主轴进行连接定位的法兰盘(8)以及压紧用的第三螺钉(19)和压板(20);
所述过渡部分包括与法兰盘(8)配合定位的过渡盘(7)、用于将过渡盘(7)和法兰盘(8)连接压紧用的若干个第二垫圈(9)和第二螺栓(10),还包括将定位部分与过渡盘(7)固定连接用的若干个第一螺栓(2)、第一螺母(3)、第一垫圈(4)以及锁紧防松用的锁紧螺钉(6);
所述定位部分包括外圆夹具夹具体(1)、上下各设置1块分别用于加工第一毛坯上下两处偏心半圆时的定位基准的第一定位块(5)、若干个连接压紧用的第一螺钉(11)和第一圆柱销(12)、定位销(17)和用于第一毛坯的角向定位的第二定位块(18);
所述外圆夹具夹具体(1)左侧的定位键与过渡盘(7)中键槽定位连接,保证配合间隙及对称度;所述外圆夹具夹具体(1)右侧内孔通过与定位销(17)中外圆过盈配合,使外圆夹具夹具体(1)与过渡盘(7)连接为一体,用于第一毛坯内孔的主定位,通过加工上下两处扁,保证尺寸205±0.025mm及对中心的对称度、平行度,用于加工第一毛坯上下两部分偏心半圆时的定位基准;
所述夹紧部分由锁紧用的第二螺钉(13)、安装到外圆夹具夹具体(1)中的第三螺栓(14)、夹紧用的第三垫圈(15)和第二螺母(16)组成;
所述飞块车削大偏心距外圆夹具的使用过程如下:
首先将装配好的外圆夹具通过φ92H7定位孔及M90×6螺纹孔与车床主轴进行连接,然后再将步骤5处理过的第一毛坯通过中心孔安装在第一定位轴中,并使第一毛坯侧面的定位面与第二定位块(18)接触,最后再用第三螺栓(14)、第三垫圈(15)、第二螺母(16)压紧;加工第一毛坯上半部分偏心圆弧时,首先松开第一螺母(3),通过滑动外圆夹具夹具体(1),使外圆夹具夹具体(1)上端定位面与第一定位块(5)紧密贴合,然后再将第一螺母(3)锁紧,最后起动车床加工第一毛坯上半部分偏心圆弧;同理加工第一毛坯下半部分偏心圆弧时只需将外圆夹具夹具体(1)滑动至与加工上半部分偏心圆弧相反的方向,其余步骤与加工第一毛坯上半部分偏心圆弧时一样;
步骤7、将步骤6处理后的第一毛坯锯断为2个第二毛坯,保开口尺寸3±0.2mm及单件第二毛坯尺寸≥50;
步骤8、处理步骤7锯断后的1个第二毛坯,铣上端面,保尺寸48.75±0.2mm;
步骤9、钻通孔,上端扩、铰孔钻孔及钻、扩、铰孔;
步骤10、扩孔
步骤11、采用飞块斜孔可翻转式钻模对步骤10加工后的第二毛坯进行加工;钻均布孔,保位置尺寸8±0.1mm及角度尺寸30°±10′、两处60°±10′;制得大偏心距多孔类飞块铸铁件的成品;
所述飞块斜孔可翻转式钻模包括加工斜孔夹具夹具体(21)、钻模板(27)、钻套(33)、支承、定位装置及压紧装置;
所述加工斜孔夹具夹具体(21)的φ22H7孔通过φ22H7/r6的过盈配合用于与钻模板(27)的主定位;的键槽通过与4×16mm半圆键的配合用于与钻模板(27)的角向定位;孔保证与φ22H7定位孔之间的位置尺寸65±0.015mm,通过安装钢球(25)、弹簧(24)、螺塞(23),用于回转板(31)的角向定位;
所述钻模板(27)的第一外圆通过与加工斜孔夹具夹具体(21)中内孔的过盈配合用于钻模板(27)的主定位,第二外圆通过与回转板(31)中定位孔的间隙配合用于回转板(31)的主定位;所述回转板(31)采用能够转动的结构;所述钻模板(27)中安装钻套的部分采用R21mm的半圆弧,保证与R23mm内圆弧之间的间隙;
所述压紧装置包括第五垫圈(35)和第四螺母(36);
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四螺钉(22)、第四垫圈(28)、第三螺母(29)、半圆键(30)、第二圆柱销(32)、衬套(34)、第三圆柱销(37)、第五螺钉(38)、定位板(39)、第四螺栓(41);
所述飞块斜孔可翻转式钻模的使用过程如下:首先拧紧螺塞(23),使弹簧(24)受到一定的压紧力,从而压紧钢球(25),使钢球(25)与回转板(31)中φ8mm×90°定位锥孔紧密贴合;接着将步骤10处理过的第二毛坯通过φ15H8/f6的间隙配合安装在第二定位轴(26)上,使第二毛坯端面与回转板(31)上端面接触,侧面通过定位板(39)进行角向定位,最后再用第四螺母(36)压紧块第二毛坯,钻斜孔;加工完成后,适当松开蝶形螺母(40),使回转板(31)与钢球(25)接触力度减小,然后转动回转板(31),使回转板(31)中左侧φ8mm×90°定位锥孔与钢球(25)接触,接着再用蝶形螺母(40)压紧回转板(31),最后钻第二毛坯中左侧斜孔;加工完成后,松开蝶形螺母(40),使回转板(31)与钢球(25)接触力度减小,然后转动回转板(31),使回转板(31)中右侧定位锥孔与钢球(25)接触,接着再用蝶形螺母(40)压紧回转板(31),最后钻第二毛坯中右侧斜孔;三处斜孔加工完成后,松开第四螺母(36),取下加工完成的飞块;
步骤12、成品检验;
步骤13、成品清洗并吹干;
步骤14、成品加工表面油封处理;
步骤15、成品入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华北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北华北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4396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