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43425.5 | 申请日: | 2022-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62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 发明(设计)人: | 李君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玄蜂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50/10;H02J50/4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董蕾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坪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无线 充电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总主控模块和与总主控模块连接的充电电池,壳体的正侧面设有第一无线充电位,壳体内设有与第一无线充电位对应的第一感应线圈,第一感应线圈连接有第一主控模块,第一主控模块与总主控模块连接;壳体的背侧面设有第二无线充电位,壳体内设有与第二无线充电位对应的第二感应线圈,第二感应线圈连接有第二主控模块,第二主控模块与总主控模块连接;壳体上还设有与总主控模块连接的充电接口。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充电装置在壳体内由充电电池对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供电,能对处于第一充电位和第二充电位的电子终端无线充电,又能利用充电接口充电,重量减轻,便于携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领域,特别是一种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人们使用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多,电子产品的耗电量越来越大,故而需要频繁对电子产品充电。在外出时,一般都是采用充电宝对电子产品充电。然而,现有的充电宝都是通过充电接口,连接充电线对电子产品充电,这样的充电方式,效率较低,并且必须随时携带充电线;另外,现有的充电宝,体积较大,重量较重,不便于携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能为电子终端提供有线充电和无线充电,简单方便,便于携带。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总主控模块和与总主控模块连接的充电电池,壳体的正侧面设有第一无线充电位,壳体内设有与第一无线充电位对应的第一感应线圈,第一感应线圈连接有第一主控模块,第一主控模块与总主控模块连接;壳体的背侧面设有第二无线充电位,壳体内设有与第二无线充电位对应的第二感应线圈,第二感应线圈连接有第二主控模块,第二主控模块与总主控模块连接;壳体上还设有与总主控模块连接的充电接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感应线圈底部设有第一隔磁片;第二感应线圈底部设有第二隔磁片。
优选地,所述第一线圈外和第二线圈外都设有吸附磁铁。
更优选地,所述吸附磁铁由多个磁铁单元组成环绕形成。
更优选地,所述吸附磁铁呈环圈型或圆弧型。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还设有开关控制键,开关控制键与总主控模块连接。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还设有指示灯,指示灯与总主控模块连接。
更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底壳和与底壳配合的面壳,第一无线充电位设置在面壳上,第二无线充电位设置在底壳的背面上。
更优选地,所述面壳上安放有防滑硅胶垫。
更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用于携带的穿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在壳体内由充电电池对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供电,这样可对分别处于第一充电位和第二充电位的电子终端无线充电,并且又能利用充电接口接线为电子终端充电,从而能为电子终端提供有线充电和无线充电,简单方便,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的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做具体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玄蜂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玄蜂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434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