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明矾粉条制备方法及设备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043237.2 申请日: 2022-01-14
公开(公告)号: CN114343167A 公开(公告)日: 2022-04-15
发明(设计)人: 王华昌 申请(专利权)人: 王华昌
主分类号: A23L29/30 分类号: A23L29/30;A23P30/00;A23L5/10;F16F15/067
代理公司: 北京深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58 代理人: 张彦
地址: 472000 河南省***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明矾 粉条 制备 方法 设备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明矾粉条制备方法及设备,涉及粉条制备技术领域,旨在制作无明矾粉条、可减震、可调节电加热锅的高度和粉条尺寸、防止粉条掉落至外部,用于制备无明矾粉条,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和部件:备料、制芡糊、合粉揣揉、抽真空、漏丝成型、煮粉糊化、冷冻、解冻干燥、切断、计量、包装、金属探测器检测、巴氏杀菌、抽样检测、入库,减震机构、升降机构、漏瓢、导向限位机构、固定机构、漏粉调节机构;本发明通过抽真空,可避免使用明矾;通过设置减震机构,可减震;设升降机构,可调节电加热锅的高度;设导向限位机构和固定机构,可防止粉条落至电加热锅外部;设固定机构,可固定漏瓢;设漏粉调节机构,可调节粉条尺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粉条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明矾粉条制备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粉条,是以红薯、马铃薯、大米,豆类和杂粮等为原料,经磨浆沉淀加工后,制成的丝状或条状干燥的特色传统食品。粉条加工在我国有千余年的历史,中国各地均有各自独特的生产工艺,成品粉条呈灰白色,黄色或黄褐色,按形状可分为圆粉条、细粉条和宽粉条等;烹饪过后的粉条口感爽滑极富弹性,配合蔬菜,猪肉,鸡肉等可以做成可口的美食。

常见的粉条有红薯粉条和马铃薯粉条。红薯粉条,灰色、黄色、黑色,有宽有细,营养丰富,和红薯一样,是抗癌食品,适于熬、炒和凉拌。马铃薯粉条,色白,条细,养分多,可以用于熬菜,烹炒和凉拌菜用。

粉条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它不仅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蛋白质、烟酸和钙、镁、铁、钾、磷、钠等矿物质,还具有良好的附味性,能够吸收各种鲜美汤料的味道,再加上粉条本身的柔润嫩滑,食用起来更加爽口宜人。

粉条是我国的一种传统食品,尤其在北方地区深受人们的喜爱,追溯其发展历史已有几百年之久,该类产品在加工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添加一定量的明矾来制作,那么传统粉条加工为什么要加入明矾呢?明矾又有什么作用?存在什么危害呢?明矾能够增加粉条的白度、亮度和韧度,含有明矾的粉条在烹煮过程中不断条、不粘连、不糊汤,然而研究发现,明矾可以杀死脑细胞,使人提前出现脑萎缩、痴呆等症状,影响人们的智力,长期食用合有明矾的食品,会引起老年痴呆症,因此,安全、合法的无矾粉条将是粉条业的发展方向。

中国专利CN201720814453.7公开了一种红薯粉条自动加工设备,技术方案是,包括机架、电加热锅、振动电机、漏瓢、粉浆桶和控制箱,电加热锅设置于机架的下方,电加热锅的上方吊设有安装架,振动电机设于安装架上,漏瓢吊设于安装架的下方,且漏瓢上下呈中空设计,漏瓢的内部底端设有漏粉盘,粉浆桶设于机架的顶部,且粉浆桶通过管道连接将出口设于漏瓢的上方,漏瓢内设有液位计,管道上设有电磁阀,电加热锅、振动电机、液位计和电磁阀与设置于机架一侧的控制箱控制连接;本技术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是:由于该装置中设置了振动电机,使得地面不断地遭受到机架的振动冲击,容易损坏;电加热锅固定设置,当水位过高或过低时,过短或过长的距离都会对粉条的下落造成影响,同时当其位置过高时,会导致煮熟后的粉条不便于取出,当其位置过低时,又容易使工作人员发生危险;安装架晃动幅度过大容易导致粉条掉落至电加热锅的外部,同时仅用一根铁链连接安装架,容易掉落;漏瓢仅靠自身重力放在固定框上,容易倾斜,进而导致粉条无法正常下落;仅能将粉条加工成固定的尺寸,使用起来不够灵活方便。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明矾粉条制备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步骤一,备料:薯类淀粉、水;

步骤二,制芡糊:取步骤一中所述薯类淀粉总质量的4~6%,用35~40℃的温水调制成糊状物,然后,准备好体积为所述糊状物5~6倍的沸水,一次性快速倒入所述糊状物中,并迅速搅拌,直至成为透明状的芡糊;

步骤三,合粉揣揉:将步骤二中的所述芡糊和剩余的所述薯类淀粉放入和面机中进行混合,并根据混合物的干湿程度用水进行调节,和面机以75~100转/分的转速持续朝一个方向搅拌和面,直至将其揣揉成没有颗粒、不黏糊且能够拉丝的软粉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华昌,未经王华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432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