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防治菌核病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42442.7 | 申请日: | 2022-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41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张伟;王义生;孟凡钢;李洪来;张国红;白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N47/02 | 分类号: | A01N47/02;A01N43/32;A01N63/28;A01P3/00;A01G13/00;A01G7/06;A01C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柳 |
地址: | 130117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防治 菌核 农药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农业植物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防治菌核病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农药组合物,包括:噻呋酰胺、萎锈灵和公主岭霉素中的至少两种。噻呋酰胺是琥珀酸酯脱氢酶抑制剂,抑制病菌三羧酸循环中琥珀酸去氢酶,导致菌体死亡;萎锈灵属于内吸杂环类杀菌剂,杀菌普较宽,且对作物具有生长刺激作用;公主岭霉素属于生物药剂,也是广谱性杀菌剂,不仅对菌核病有一定抑制作用,还能提高作物的抗逆性。本发明将噻呋酰胺、萎锈灵与公主岭霉素联合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配比条件下,噻呋酰胺、萎锈灵与公主岭霉素对菌核病的联合作用表现为增效作用,对大豆、向日葵菌核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植物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防治菌核病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大豆菌核病、向日葵菌核病的病原菌都是核盘菌(学名:Sclerotiniasclerotiorum),属子囊菌亚门、盘菌纲、核盘菌目,在东北地区是导致大豆、向日葵减产的主要因素。与其他病害防控技术相比,大豆、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控技术目前处于薄弱环节,首先,在国家农业农村部登记的众多大豆病害防治药剂中,尚无大豆菌核病的登记品种,在向日葵上登记的用于防治菌核病的药剂有5种。另外,菌核病对大豆、向日葵产量的影响,明显高于其它病害,特别是菌核病的大发生地域,造成大豆减产35%以上,向日葵减产50%以上。因此研发、探索一种适用于大豆、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控药剂和应用方法、尤为紧迫。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防治菌核病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农药组合物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农药组合物,包括:噻呋酰胺、萎锈灵和公主岭霉素中的至少两种。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农药组合物包括噻呋酰胺、萎锈灵和公主岭霉素。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噻呋酰胺、萎锈灵和公主岭霉素的质量比为2~5:8~20:0.5~3。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噻呋酰胺、萎锈灵和公主岭霉素的质量比为3~5:12~15:0.5~1。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噻呋酰胺、萎锈灵和公主岭霉素的质量比为3:12~15:0.5~1或5:15:0.5~1。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噻呋酰胺、萎锈灵和公主岭霉素的质量比为3:12:0.5、3:12:1、3:15:0.5、3:15:1、5:15:0.5或5:15:1;优选为3:12: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文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在防治菌核病及其同类病害中的应用。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菌核病可以为核盘菌引起的病害。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菌核病为大豆菌核病和防治向日葵菌核病。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农药制剂,包括上文所述的农药组合物,以及农药制剂上可接受的辅料。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农药制剂的剂型为悬浮剂(SC)、悬浮种衣剂(FSC)或可湿性粉剂(WP)。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农药制剂的剂型为悬浮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
噻呋酰胺2~5份,萎锈灵8~20份,公主岭霉素0.5~3份,乳化剂17~22份,第一分散剂0.5~1.2份,第二分散剂0.8~1.5份,水补足至100份。
优选的,所述悬浮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
噻呋酰胺4.5份,萎锈灵18份,公主岭霉素1.5份,乳化剂18份,第一分散剂1份,第二分散剂0.8份,水补足至10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未经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424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